近日,普安縣3萬多畝茶園在經過一個月的短暫“休眠”后,再次煥發新生機,迎來夏茶大面積開采。當地茶企積極組織勞動力搶“鮮”采茶,加足馬力生產大宗茶,呈現購銷兩旺的良好勢頭。預計今年該縣夏秋茶產量達5560噸,產值達1.13億元,將帶動采摘夏秋茶茶農實現畝均增收超2200元。
盛夏時節,普安縣茶源街道每天都會組織上百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到附近的茶山上采摘夏茶,當地茶企也積極跟進技術指導服務,不僅為搬遷群眾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也提高了茶青下樹率。新市民譚隆珍說:“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沒有出門打工,我們采了春茶又采夏茶,每天平均有100多塊錢的收入,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們基地這片茶園有300余畝,進入夏茶采摘以來,每天的采摘工人都在30人以上,多的時候可以達到50人,每天采摘的鮮葉量有上千斤。”普安縣紅福姐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冉應歡介紹。
近年來,普安縣在大力推進茶產業發展過程中,堅持春夏秋茶并重,持續推進夏秋茶下樹率,讓綠色產業持續釋放“紅利”。為進一步提升夏秋茶的綜合利用率,在產品開發上尋求溢價空間,當地茶企以市場為導向,在加工制作大宗綠茶的基礎上,推出大宗紅茶、大宗黑茶等多款產品,備受市場追捧。
“我們大宗綠茶市場在廣州,大宗黑茶主要是銷往湖南,紅茶主要銷往山東濟南。”貴安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禹榮介紹,他們生產的綠茶每斤價格要比其它地方生產的茶貴一塊多錢,而黑茶與紅茶又比綠茶要高五角到一塊。
優良的茶葉品質不僅得到各地客戶的青睞,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來蹲點收購。廣東客商每年都會到普安收購大宗茶,到今年已經有6年的時間了,對于普安的茶葉,他們表示非常的滿意:“這邊的茶品質很好,也就是口感好、耐泡,廣州那邊的客戶都很喜歡。”
優異的茶品質獲得市場認可,除了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普安縣還通過重點打造5000畝有機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區,輻射帶動全縣14.3萬畝茶園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在強化綠色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茶品質。
據了解,普安縣目前擁有茶園面積14.3萬畝,投產面積9.1萬畝,帶動全縣10227戶43271人,其中貧困戶3462戶14268人實現增收。自今年夏茶開采以來,截至6月底,夏茶干茶產量達1236.6噸,產值達2616.66萬元,帶動茶農實現畝均增收520余元。
來源:黔西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