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酒沒茶的歷史或將被改寫。
近日,中國茶葉和瀾滄古茶同日披露IPO招股書,同時向A股發起沖擊。
說起來,茶葉算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商品之一,中國也是茶葉產銷大國,茶葉品牌、制茶企業遍地開花,但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沒有一家以茶葉為主營業務。
深深寶A1992年上市時,旗下業務包括茶葉,算是僅有的茶葉概念股,不過之后茶葉業務日漸邊緣化,如今公司已更名為深糧控股(000019.SZ),主營業務為糧油貿易。
到A股賣茶葉,怎么就這么難?
港股、新三板有多家茶葉企業,但大多數活得并不好。坪山茶業更名為區塊鏈集團,后被勒令清盤;近日,龍潤茶被港交所要求退市;茶葉上市公司老大天福,剛走出規模增長泥潭,又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在新三板掛牌的八馬茶業、七彩云南等,則集體終止掛牌。
行業難做,大片虧損
7月3日,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瀾滄古茶”)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募資6.28億元,主要用于營銷網絡建設和倉儲中心建設。
公司主要產品為普洱茶,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50億元、2.99億元、3.8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29.08萬元、7559.45萬元、8116.71萬元。
報告期公司業績增長,與近年普洱茶行情高漲直接相關。
斑馬消費通過普洱茶網查詢瀾滄古茶普洱茶批發零售報價發現,近年價格普漲迅猛。以公司單價最高的2016款瀾滄古茶·烏金為例,該產品2018年7月7日和2019年7月7日的報價為2680元/盒,2020年7月7日的報價為5980元。公司單價最低的0081系列2013年小沱,最新報價為58元/沱,2017年7月7日的單價為23元。
價格上漲,銷量在下滑。2017年-2019年,公司茶葉銷量分別為611.71噸、527.14噸、537.35噸。
即便整體價格不斷上漲,公司的毛利率卻在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5.56%、64.03%、61.94%。受毛利率下滑、費用率走高等因素影響,公司近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17年-2019年凈利率分別為22.92%、25.28%、21.36%。
普洱行情看漲,其他茶葉品種,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與瀾滄古茶同日披露IPO招股書的中國茶葉,是中糧旗下的綜合性茶葉企業,在黑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領域都占據相當的市場空間。
2017年-2019年中國茶葉的總銷量在不斷上漲,營業收入亦隨之上漲,凈利潤卻呈現下滑趨勢。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29億元、14.90億元、16.2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5億元、1.45億元、1.66億元,凈利率從14.24%降至10.20%。
港股曾吸納了多家中國茶葉行業的中堅力量,但各家公司情勢都不樂觀。龍潤茶(02898.HK)和坪山茶業,已經到了瀕臨退市的境地。
龍潤茶2017年停牌至2019年,2019年底被要求退市,2020年5月公司提出異議,次月底強行發布截至2020年一季度的全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最新財年收入5712萬港元,同比下降39.76%,虧損7068.2萬港元,虧損額接近翻倍。
坪山茶業2017年底更名為區塊鏈集團蹭熱點,因破產在2019年被勒令清盤,該公司目前仍處于掙扎之中。
2018年7月,中國天化工更名為信陽毛尖(00362.HK),涉足茶葉業務。2019年下半年,公司收入1.50億港元,虧損5144.8萬港元。2020年初,公司決定退出茶業業務,5月份擬再度更名為中國新經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前幾年在新三板市場熱火朝天的茶葉板塊,如今偃旗息鼓。2018年-2019年前后,八馬茶業、七彩云南、梅山黑茶、中吉號相繼終止掛牌,謝裕大則終止上市輔導。
業績預期難料
對于一家擬上市公司,不能只看報告期業績,更應該關注成長性、持續盈利能力等預期空間。
瀾滄古茶因普洱行情堅挺,近年大規模囤積普洱茶,導致經營性現金流下滑。2017年-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7651.69萬元、-1911.76萬元、5857.77萬元。
同期,公司存貨余額分別為2.82億元、3.83億元、4.14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1.97%、66.77%、56.27%,存貨余額及占比較高。
茶企囤積普洱,就和黃金珠寶企業囤積黃金,玉石企業囤積原石一樣,帶有一定的賭性。
有因為價格暴漲而賺到盆滿缽溢的可能,便有價格下跌影響公司業績的風險。
包括普洱在內,整個茶葉行業的業績,均與行情相關。
如果說龍潤茶、坪山茶業、信陽毛尖的虧損,更主要的是自身原因,那么行業老大天福上市后業績原地踏步,受行情影響的因素更大。
2011年,天福(06868.HK)登陸港交所,當年,公司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53億元、2.94億元,后業績走出V字型趨勢,8年之后的2019年,公司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97億元、2.73億元。
茶葉行業普遍存在著高毛利、高費用的特點。2017年-2019年,瀾滄古茶、天福等公司的毛利率穩定在60%,中國茶葉因貿易業務較多,毛利率略低,也超過40%。
隨著茶葉企業開店、運營、推廣等成本繼續增長,茶葉需求總體平穩、價格隨行情波動等原因,茶企預期的盈利空間將進一步收縮。
來源:斑馬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