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C紅碎茶品質特征
CTC紅碎茶流程與Orthodox(傳統)制法相似,只是揉捻過程中使用的機具和工藝不同。CTC紅碎茶是經過CTC工藝即壓碎、撕碎、揉卷( Curl)(每分鐘70-700次壓碎及撕碎葉片),快速破壞茶葉細胞結構,并將碎葉片快速揉捻卷繞壓迫成為顆粒狀后,再進行發酵及烘焙干燥制成的紅茶。CTC紅碎茶品質特征:外形油潤烏黑,顆粒重實,內質湯色紅艷明亮,香氣高銳,滋味濃強、鮮爽,葉底紅勻。是生產袋泡茶、速溶茶、調制奶茶、冰紅茶的等高檔茶的上好原料。
二、加工工藝
1.CTC紅碎茶加工工藝流程圖
鮮葉收購一儲青攤涼一鮮葉萎凋一均衡葉選-+揉切(洛托凡轉子機)一壓碎-+撕碎一2次揉卷一造粒機造粒一連續發酵機床發酵一流化床干燥機干燥一靜電揀梗機揀梗一震動篩分一不同規格成品茶-+品質檢驗一產品包裝成件一按不同規格茶分倉庫倉儲。
2.CTC紅碎茶加工制作
(1)鮮葉原料
選用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其特點是芽葉肥壯、葉形大、質軟、茸毛多、節間長、含水率高、嫩莖粗、持嫩性強。茶多酚、咖啡堿等有機物含量高于一般中、小葉種鮮葉,是適制CTC紅碎茶的最佳原料。
鮮葉采摘:采摘優質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主要采摘新梢部一芽二三葉為主體的鮮葉及同嫩度的單片葉、對夾葉。要求鮮葉不帶馬蹄、魚葉、鱗片和其他夾雜物,且無劣變發紅、無病蟲害、無污染、無機械損傷的鮮葉。
鮮葉質量、嫩度:適制CTC紅碎茶的鮮葉原料為標準級2-3級鮮葉。
鮮度:正常狀態下,要求進入車間的鮮葉葉色鮮活有光澤,葉片舒展不柔軟,折梗脆斷,以保證制茶成品色、香、味鮮爽。
凈度:要求采購的鮮葉不含茶果、木質化粗梗等茶類夾雜物,特別杜絕螺釘、鐵塊、石子、竹片等易損壞設備的雜物,以及其他植物果實、葉子等非茶類夾雜物。
鮮葉處理:進入車間的鮮葉在青儲車間分級攤涼,老、嫩、鮮度不一的鮮葉應分開攤青,防止鮮葉渥紅影響品質。
(2)鮮葉萎凋
萎凋方式: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槽為一條長方形槽體,采用軸流式鼓風機鼓風萎凋(一般每l5min的萎凋槽配用功率為3千瓦7號風機)。
攤葉及萎凋:萎凋槽的攤葉厚度為20-30cm;萎凋葉含水率控制在65%~70%之間,萎凋時間5~10h(帶溫控30~35℃)。一般掌握鮮葉由嫩綠轉為暗綠色、彎曲折梗不易斷、雙手揉萎凋葉成團,平胸放下落地,葉團能自然解散,鮮葉青草氣消失,青香氣顯露,即達萎凋要求。
萎凋葉除雜:為確保茶葉衛生和保護CTC機齒輥,萎凋葉進入揉切之前需除去石塊、泥沙、金屬等硬物,常規選用振動清選機來除去雜物。
(3)洛托凡轉子機揉切
經除雜后萎凋葉采用標準揉切工藝洛托凡轉子機與四聯CTC機相配套,強烈快速揉切萎凋葉。先用洛托凡轉子機初揉切,使茶葉組織解體,然后進入CTC機連續進行4次強烈揉切,讓茶葉在CTC機齒輥的作用下表皮撕裂、葉肉裸露、組織破損、茶汁外溢、卷成顆粒。由于揉切歷時很短,揉切后的茶葉呈翠綠色,為發酵提供了充足的時間。CTC加工時(Crush壓碎,Tear撕碎,Curl揉卷),要求CTC機的齒輥配對嚙合,齒輥刀口鋒利,齒側間隙值恰當,側間隙調至O.10mm~0.15mm(1CTC機0.15mm、2CTC機0.13mm、3CTC機O.10mm、4CTC機O.10mm)。
(4)發酵
采用床式透氣連續發酵機,運用了供氧、噴霧增濕等技術,具有發酵均勻、品質穩定、連續作業的優點。發酵顆粒茶的厚度為10cm左右。床面容量360-400kg,發酵時間可用無級變速調節為40 min左右。當氣溫變化或投葉量稍大時,調節走床速度、開啟風機鼓風,進行發酵程度調整。
(5)干燥
采用流化床干燥,又稱沸騰床干燥。優點是茶顆粒能和熱空氣密切接觸,并且不需機械攪拌就能達到茶顆粒干燥均勻的要求。因投葉量和干燥溫度有時不均勻,需視具體情況調節流化床調節口處擋板的高度,保持流化床茶顆粒厚度,控制茶顆粒在流化床內停留的時間,使茶顆粒連續進行干燥,保證調節口茶顆粒含水率在5%左右。
(6)揀剔和篩分
采用靜電揀梗機連續化生產,利用靜電來揀剔梗雜物。篩網用鍍鋅鋼絲織制,工作時,篩床往復抖動,茶葉隨篩面縱向前進,使大小不同的茶顆粒分離出來,起抖頭抽筋的作用。根據茶量調整揀梗機上塑料輥筒離篩網的高度,初分揀梗機適當降低做到盡量把梗雜物揀剔干凈,不影響細分揀梗機的揀梗凈度,細分揀梗機輥筒在保證凈度的情況下適當升高,減少副茶的回揀率,起到節約能源和人力的作用。篩網配置先細后粗,順序安裝,篩分出1、2、3、4、5號碎茶和末茶、筋頭。
(7)勻堆成件
同規格茶樣及時進行勻堆成件。做到兩點:一是在拼配勻堆前進行內質與外形審評,決定適當拼配比例,并須采取拼配小樣的辦法,以檢驗拼配比例是否適度。二是拼配時,應將審評決定拼入的同規格茶樣混和均勻,使同一勻堆成品、品質一致,并做好保質工作。
三、生產中要求掌握的要點
1.萎凋葉表面不得帶有水珠,保證萎凋葉含水率在70%左右。
2.CTC齒切機的齒輥在正常加工期,要求5-6天更換一次,進行修磨。修磨技術人員要求具有熟練的修磨技術和較強的責任心,以保證齒輥的排齒和斜齒鋒利,兩齒輥對齒間隙0.10~0.15mm。
3.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對發酵床的走速應進行變速調節。一般天氣晴朗,室溫25~30℃,發酵時間為30~35min;陰雨天氣,室溫20~25C,發酵時間為40~45min。常規情況下,發酵時間切忌超過45min。
4.要求沸騰干燥機的第一熱風室配用電機功率22千瓦,第一級干燥室的溫度110-115C;第二級熱風室配用的電機功率18千瓦,干燥室溫度90-95℃。感官檢查茶顆粒干燥程度,保證茶顆粒水分含量在5%±0.5%,高于此范圍成茶會有高火味;低于此范圍,成茶香氣不足,且達不到出廠水分標準。
5.每隔5-7天必須清掃吸塵室和排濕裝置,以保證吸塵和排濕的連續順利進行,確保干燥質量。
6.對揀梗機每7天徹底清掃1次,特別是要對篩網進行清掃,使塑料輥筒和羊毛擦時刻處于抹擦狀態,視情況需對塑料輥筒進行車床刨光,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羊毛,保證成茶凈度。
四、采用CTC生產線優點
1.CTC生產線建成投產,中型生產線每條日加工鮮葉量達35000-40000kg。
2.采用CTC紅碎茶生產技術,擴大開拓國外茶葉市場,促進了云南茶產品結構調整,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加工方法,拓展了云南茶葉銷售市場,增強了茶葉產品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為產業鞏固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3.CTC建成投產可實現茶產業機械化流水線生產作業,有效地降低了加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起到了節能減排作用。
4.CTC建成投產可有效地解決云南茶區茶農注重產量,喜采一芽二三葉鮮葉的傳統采摘方法,緩解了茶園管理與鮮葉采摘的矛盾,拓展了茶鮮葉適制性,增強了鮮葉利用空間,提高了鮮葉利用率。
5.引用CTC生產線有效緩解了茶葉加工與其他農作物爭勞力的矛盾,提高了全省茶葉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機械化水平,促進了茶農種茶管茶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