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印章款識
紫砂壺的款識(紫砂壺印款),是鑒定其年代及制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證,也是文博古玩和拍賣界對壺估價的唯一依據,因此也是作偽者最容易作假的地方。歷代的制壺高手、名家,對用印鈐款都是十分講究的,他們的款識不僅表現出很高的藝術素養,而且在印章的布局、形式等方面也相當苛求,這是鑒定款識的一個重要因素。
名家的款識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印章制作十分考究。名家的印章,或本人所制,或請篆刻名家專制,具有一定的藝術品位。而偽印章則難以達到這種水平,多呆滯無神。 印章形式使用合理。有的作者在同一壺上使用兩方或兩方以上不同形式的印章,鈐印位置十分講究,整體上顯得和諧統一。 刻寫、鈐印位置適當。紫砂壺的款識一般位于壺的蓋內、底、把梢、腹四個部位。 款識大小適宜。刻款、印章的大小與壺本身具有一定的協調性。款識的大小與壺的大小相協調,即壺大款識大,壺小款識也相應小;款識大小與款識所處的部位相協調;底部的款識比蓋款、把梢款相應大一些,反之則很有可能是偽品。
在茶壺底部,制陶者一般會有印記,有的名家防止別人效仿,經常設計多種印記。還有的名家,故意將其印記模糊,以防止仿效。因此,在選擇名家茶壺作為收藏對象時,要注意收集一些名家印記的書籍和資料,比對無誤后,方能選擇收藏購買。
紫砂壺款識作偽有三個方面:
其一:真壺假款。就是說,紫砂壺經考證后確認為某個年代某某人制作,但制作者因某種原因,忘了刻銘印,后擁有者為了提高或便于顯示壺的身份,而特意刻款,但往往因后加的款識與原壺的風格難以達到一致,因此也往往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現已不采用。 其二:真款假壺。也就是說,制壺者的印章因過世后被旁人繼續采用,但繼續采用者因制作水平有限,往往達不到原作者的風格標準,破綻畢露。 其三:假款假壺。這是制偽者通常采用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