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有幸在武漢香港路文物監管品市場欣賞到一把由資深紫砂收藏家苗潤盛先生收藏的制壺大師邵大亨的作品提梁壺。
這把距今已經100多年的壺,稱得上紫砂壺重器中的重器,是苗先生去年在一位藏家手中購得。此壺器形完整古樸,結構流暢,胎質細膩,壺長16.4厘米,高8.2厘米,口徑8.2厘米,底徑9厘米。壺身光滑圓潤,上有兩顆對應的圓形小餅裝飾,壺嘴為五邊型造型,壺蓋內留有“大亨”兩字款識;壺底有一篆刻的閑章四字款識,也是邵大亨制壺常用的手法。由于年代的久遠,此壺的提梁已經遺失,只留下帶雙孔的耳把,令人產生遐想。
邵大亨,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在少年時就享有盛名,是繼陳鳴遠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壺以渾樸見長,尤其在制簡練形上樸實莊重,氣勢不凡,如掇球、仿古等壺更能突出紫砂藝術質樸典雅的大度氣息。他的作品在清代時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視為珍寶,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之說。如今,更是令紫砂藏家垂涎欲滴,能欣賞到他的作品已經難得。能擁有一把他的壺,對于學美術出身、對紫砂藝術著迷的苗先生來說是一件引以為驕傲的事情,更有著一種頂禮膜拜的情感,鐘愛有加。
中國制壺名家顧景舟曾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盛贊邵大亨的作品:“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