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壺上了八仙桌
上世紀80年代初,徐先生在位于西南河路上的一家紡織廠工作,一個月20多塊錢的工資。初冬的一天,單位發了工資,徐先生下午時看到廠子對面有很多人,走近一看,是一個人正在賣八個角的茶壺。因為當時家里用的茶壺多數為那種大而圓的桶形,所以他一眼就看上了,花8毛錢買了下來,然后又買了點茶葉,晚飯后,用新買的茶壺泡上茶葉水往八仙桌上一放,感覺特別幸福。
茶壺升級為“鋁壺”
到上世紀90年代,鋁壺漸漸進入到百姓生活。徐先生說,由于陶瓷的茶壺一般比較笨重,拎起來也不方便,易碎,所以鋁壺一進入市場就受到市民歡迎。好在當時自己的家庭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觀,價格不便宜的鋁壺還是被買了回來。鋁壺有一個過濾茶葉的漏斗,這樣沖出來的茶葉水特別的干凈,也沒了茶葉末,茶水的顏色也比較純,所以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八角壺。
美觀實用成為主流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家里的茶具也跟著發生變化,人們不僅講究實用性,還要求美觀。徐先生說,現在自己家的客廳里放的是一套透明的玻璃茶具,而在自己的書房里放著一個雙層砂壺,這樣看起來就感覺好了很多。經歷過這三十年變化的徐先生最后發出了感慨:一個細節能看出生活的質量,正如同茶具從八角壺到美觀實用的玻璃壺的變化一樣,也無不從側面見證著生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