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茶
別名:坤草,茺蔚
選購:優質的益母草干品枝葉肥壯,顏色灰綠,并且帶有紫紅色的花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深入心經、肝經與膀胱經
滋味口感:茶湯淡黃,飲之口感微苦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神疲乏力,納谷不香,腰酸痛。
益母草性味辛甘、苦,無毒,能活血祛瘀調經利水,為婦科名藥,故名"益母"。本方用治腎炎,劑量宜大,有臨床報告,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每日用干品(全草)90~120克,濃煎,分2~3次飲用。同時按常規限制鈉鹽、蛋白質的攝入,觀察80例,均治愈。治愈日期,最快5天,最長36天,愈后隨訪半年至5年未見復發病例。另有報告,慢性腎炎,結合溫補脾腎藥治療,亦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實踐證明,本品利尿消腫作用顯著,對急性腎炎療效較滿意。其藥理作用,有人認為益母草是通過活血化瘀達到改善和增加腎臟血流量,從而使腎小球和腎小管得以修復,使纖維化逆轉,以消除炎性改變和腎中蛋白,恢復腎功能(《中藥藥理與應用》)。
益母草茶——活血調經,散瘀止痛
配方組成:
益母草20克+紅糖適量
沖泡方法:
益母草用水洗凈,和紅糖一起放入杯中;沖入適量沸水,蓋上蓋子悶泡15分鐘即可飲用。
花草特色: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能夠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多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紅糖性溫,味甘,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飲用宜忌:
女性月經不調、痛經者適宜飲用;孕婦、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不宜飲用。
愛心提醒:
傳統的益母草膏用益母草全草經加工制成的煎膏,性質偏溫,更適合用于虛寒性痛經和月經量少的女性。
益母草生姜茶——加快血液循環,驅除寒氣
配方組成:
益母草10克+生姜2片+紅糖適量
沖泡方法:
將益母草沖洗干凈,再與生姜一起放入杯中;沖入適量沸水,蓋上蓋子悶泡15分鐘后調入適量紅糖即可飲用。
花草特色: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能夠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多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生姜味辛,性微溫,能開胃止嘔,化痰止咳,發汗解表且能促進血液循環,驅除體內寒氣。此茶品可以驅寒活血,保健強身。
飲用宜忌:
女性月經不調、痛經者適宜飲用,無瘀滯、陰虛血少者及孕婦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