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具茶器 /  茶具知識 /  茶具精品鑒賞

茶具精品鑒賞


茶具的種類和產地

茶具精品鑒賞

    在茶具發展史上的不同歷史階段,茶具所包含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同樣,大致相同的同一種茶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抑或在不同的地方,其稱呼往往是不一樣的,現選擇一些在中國茶具發展史上有過重要作用,而且有實物存世,又有文物價值的茶具精品,簡析如下。

1、東漢陶茶碗

    這件茶碗,是泥質灰釉陶器,東漢時燒造。其造型是弧壁,敞口淺足,平底。制作上采用拉坯成型,裝飾上無任何刻劃,利用拉坯時留在胎坯上的自然弧紋,形成以較高的藝術美感。東漢,飲茶和茶業雖然已獲得某些發展,但陶碗還是作為食器和飲器混用的,沒有分離出來單獨作茶具用。漢代全國大一統的局面,使全國各地的日用陶器和墓內隨葬器皿的品種與形制,大部分相類同。東漢時,江南已燒造出成熟瓷飲具等器具,這件東漢的陶茶碗吸收了瓷器制造的工藝技術,既是一件實用的日常用具,又色調絢麗美觀,是東漢時的代表性飲具。

2、三國魏玉杯

    這件玉杯,通高130厘米,口徑50厘米。為筒體直腹,有圓餅形高足,通體光素,雖無花紋裝飾,但切割規整,曲線流暢;又經拋光,富有光澤感,表明雕琢此玉杯的工匠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加上玉杯是由溫潤潔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故而成為一件難得的玉器珍品。

    用玉石加工成杯,一般不采用雕刻工藝。因為玉的質地堅韌,而通常使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剛砂加水研磨琢制而成。為此,制玉不稱雕玉,而稱琢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魏(公元220-265年)能琢出如此精致的玉杯,實屬不易。這件玉杯,當時作為飲食器具,并非是供茶專用的。

3、北齊白釉蓮瓣紋罐

    這件白釉蓮瓣紋罐,通高為19.0厘米,口徑為75厘米,為一色白釉。腹呈圓鼓形,有圈足,口頸適中,肩有四系,提攜時既穩妥,又方便。值得說明的是,北朝時,瓷器還是一種新興的產品,主要供社會上層人士使用,屬高檔消費品。尤其是白釉,更是問世不久。其造型、紋飾,雖是仿照漢代的銅器或陶器形制,但作為瓷器,特別是白瓷仍是彌足珍貴。另外,罐上腹部的蓮花瓣紋,一般認為是從東晉開始才有的,而見于茶具上,這還是最早的歷史實物見證。在存世的茶具作品中,它與同類的白釉蓮瓣紋罐相比,也堪稱是我國最早的盛茶器具。

4、隋白瓷碗、盤

    這件白瓷碗盤,有五只碗和一個盤組成套件。碗呈杯形,大小一致為圓口,深腹,近直壁,有圈足。盤系碟形,盤徑285厘米,其下有三足,足呈圓環狀。盤的大小正適合容納五只小茶碗,兩者十分相配。加之同為一色白瓷,釉色光潤,有一種雅致潔凈之感。

    史學家認為,我國在隋代以前,制瓷業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入隋后,北方制瓷業有了發展,目前已發現的隋代遺窯,有很多分布在陜西、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它們制造的器件以生活用具為主,當時生產的茶具有碗、壺、杯、罐等。隋代北方瓷業的發展,為唐代瓷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幾十年來,在河南安陽,以及陜西西安等地的墓葬中,陸續出土了一些可作茶具用的白瓷器具,如同白瓷碗、盤一樣,這些器具都有胎質較白,釉面光潤的特點,表明其時的燒制瓷器技術已超越前代。這件白瓷碗、盤的出土,為隋代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

5、六朝青瓷耳杯

    這件越窯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組成,是六朝時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體呈耳形,兩端微翹,最長口徑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淺,兩側有近長條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無足。托呈淺盤狀,較大,亦無足。杯和托均為一色胎釉,胎色呈現出深淺不同的灰色,質地堅硬細致;釉色為青灰色,釉汁純凈,且有釉上褐色點彩裝飾工藝,整體顯得古樸敦厚。陶瓷學家一般認為:六朝耳杯,多承漢代陶、銅耳杯,三國、兩晉時的耳杯,腹淺、底小,而東晉時的耳杯,兩端稍向上翹,南朝時上翹部分逐漸減少,隋唐時消失。結合越窯釉上褐色點彩裝飾工藝等特點來看,這套杯、托很可能是東晉時的作品。這件青瓷耳杯、托,是具有六朝時代特征的越窯早期茶具的稀世珍品,對研究我國茶具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6、唐釉下彩執壺

    這件釉下彩執壺,出土于1975年湖南省望城縣長沙窯址,屬晚唐至五代制品。現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窯釉下彩執壺,高21.7厘米,口徑8.0厘米,為灰白色胎,青黃色釉,撇口,矮頸,橢圓形腹,平底,低圈足;腹的一側有管狀短流,與此相對的一另一側有長曲形把手;壺身通體彩繪,用褐綠相間的聯珠紋組合成重疊山巒圖案,畫面顯得灑脫奇特,頗有變化。整件作品,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使人有拙樸其外,秀慧蘊內之感。 長沙窯產品以茶具、酒具等飲食器具為主。釉下彩繪,是長沙窯的首創,它突破了以往茶具的單一釉色,又為以后茶具釉下彩的發展開了先河。長沙窯釉下彩執壺,在茶具發展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唐代壺的造型之多,長沙窯是首屈一指的。

7、唐金銀絲結條籠

    為唐懿宗李漼公元860-874年)時供宮廷使用的茶具之一。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封存于陜西法門寺地宮,歷時1100余年。為唐、宋及及其以前特有的貯茶器具,用于烘烤餅茶,以利煎茶之前將烤過的餅茶碾成細末。

    金銀絲結條籠呈橢圓筒形,通高150厘米,145厘米,寬10.5厘米。籠子由蓋、籠體和足組成,整體用金、銀絲編織而成。蓋面隆起,蓋的頂端裝飾塔狀絲織物。蓋的面與沿的棱線,用金線織成小圈,連珠一周。蓋沿和籠體上沿均為復層銀片,成子母嵌接。籠體的下沿邊有四個盤圓圈足。每個足,飾成獅頭形,足與籠體相接。提梁以銀絲織為復層,寬0.5厘米,厚約0.2厘米,長20.0厘米,編織于橢圓形長徑兩側的籠體外緣。蓋與提梁之間,用銀鏈相連。整個籠子,通體剔透,工藝精巧,是罕見的茶具珍品。

    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民間28種專用茶具中,并未提及茶籠,表明在民間,乃至僧侶、墨客飲茶,對于貯茶、炙茶器具還不甚講究。而唐金銀絲結條籠的出土,為研究中國茶具的發展,尤其是貯茶器具的發生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8、唐鎏金壺門座茶碾

    為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系列茶具之一。根據同時出土的地宮藏寶《物賬碑》記載:"茶碾子"為"新恩賜物",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正月四日封入地宮,因唐時人們飲的是餅茶,煎茶前先得將餅茶碾成末,方可煎煮。茶碾用于煎茶碾茶用。

       這件茶碾,由碾槽、轄板、槽身,以及與其配套的碾輪(軸)組成。除碾輪外,其余三者合一,鈑金成型,紋飾鎏金。整體呈長方形,通高7.1厘米,長274厘米。碾槽深34厘米,為半月形,尖底,口沿平折,與槽座焊接。槽口可平插轄板,轄板為長方形,長20.7厘米,寬3.0厘米。槽身兩側各飾一只鴻雁及流動紋。槽座整體呈"Ⅱ"形,碾槽嵌于中間。座壁有縷空壺門,壺門間鏨飾流動奔馬。與之配套的碾軸由執手和圓輪組成,顯得小巧別致。執手長220厘米,中間粗,兩端細,橫穿圓輪中間,以便用手來回滾動圓輪。圓輪直徑為90厘米,中間厚,四周薄,邊緣有齒口,便于碾碎茶葉。
    鎏金壺門座茶碾,為唐僖宗御用之物,所以,顯得流光溢彩,富麗堂皇。這件茶碾一改當時民間茶碾造型的正方體為長方體,更適應碾茶之需。而茶碾加蓋,也更符合衛生要求,這也許是宮廷茶具與眾不同之處吧!

9、唐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

    為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系列茶具之一。根據同時出土的《物帳碑》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以及從茶羅子、碾子、軸等本身鏨文看,這些飲茶器具成于唐懿宗咸通九年至十二年。同時,銀匙、長勺、茶羅子上還都有器成后用硬物刻劃的"五哥"兩字。史料表明,"五哥"乃是唐僖宗小時的愛稱。茶羅顯然是唐僖宗所供奉。唐時飲茶,須先將餅茶炙、碾、羅后,方可煎茶飲用,茶羅乃是篩分茶葉細末用的器具。

    該茶羅呈長方形,通體高95厘米,長13.4厘米,寬8.4厘米。由蓋、羅、屈、羅架和器座組成。鈑金成型,紋飾涂金。蓋頂長方直沿,與羅架框子母口開合。蓋面鏨有首尾相對的兩體飛天,翔游于流云間。羅架框架為上下雙層,上層置羅篩),端有方口置屈屜或合)。整個茶羅子,無論是做工,還是結構、質地,都呈現出豪華氣派,不同凡響。它既顯示了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也說明了茶在古代上層社會,乃至皇宮貴族中的地位與作用。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現藏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博物館,可算是迄今為止,世界最早、最貴重的茶具稀世之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网站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免费 | 免费xx视频 |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人妖 | 欧美一级永久免费毛片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污影院| 99久久伊人 | 毛片链接 |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日本一级不卡一二三区免费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 |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 一区二区3区免费视频 | 亚洲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激情专区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 小说区亚洲区 |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 日韩理论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77777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成在人 | 毛片色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久久 | 午夜视频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片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