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特征
南山白毛茶群體種屬小喬木中葉型種,樹姿半開張,分枝能力強,分枝密,節間3.6厘米左右。葉片多呈水平貨半斜生;葉長9.5厘米左右,葉寬3.7厘米左右。葉形橢圓,葉色綠,光澤中,葉質硬,葉面平滑或微隆,葉緣平直或微波,鋸齒銳密,葉身內折,葉尖鈍尖或漸尖,葉脈8~10對。嫩芽綠色、黃綠、紫綠均有表現,茸毛中等,持嫩性一般,發芽密度中等,一芽三葉長5.7厘米左右。花冠直徑約3.6厘米,花瓣6~8瓣,子房有毛,花冠3裂。果徑2.0~3.2厘米,種徑1.0~1.3厘米,產量中,抗寒性強。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3月中下旬可開采,盛花期為12月中下旬,結實能力較強,種子成熟期為次年9~10月。
品質特征
南山白毛茶為名優綠茶品種,但由于多年的有性繁育,種性不一致,南亞所從南山白毛茶群體中篩選出若干單株,經試制研究,適宜生產制作綠茶和紅茶。其綠茶條索緊結,湯色黃綠,板栗香,滋味濃厚,葉底黃綠均勻;紅茶條索烏潤緊結,湯色紅艷帶金圈,濃郁帶甜香,糯米香持久,滋味醇和持久順滑,葉底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