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義龍新區龍廣鎮安叉村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葉呈現眼前,一株株綠油油的茶葉長勢喜人。據黔西南州醉韻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政介紹,到安叉村發展種植茶葉前,公司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了考察,發現這里的土壤化驗出來特別適宜種植茶葉,于是從2017年開始,公司就在安叉村流轉土地進行了茶葉種植。
近年來,龍廣鎮結合當地地理氣候條件優勢,引進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在安叉村發展茶產業,該產業的發展,不僅優化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結構,同時也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發展茶產業,助農戶增收。通過幾年的不斷發展,公司種植的茶葉從最初的幾百畝擴展到了如今的3000多畝。發展了吉白、黃金芽、黃金葉、龍井早白、早黃等多個品種。在發展的過程中,公司采取農戶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的方式,極大調動了當地農戶參與種植的積極性,很多農戶通過茶葉這一產業,不僅有了平時的務工收入,還當起了股民,多了一份分紅的收益。
土地入股再務工,雙份收入無風險。安叉村的村民王明星就是把土地拿來參與入股分紅的代表,正在干活的王明星介紹,公司剛來村里發展茶葉時心里沒有底,平時都只是來務工增加收入,通過幾年的觀望,看到產業產生的效益不錯,今年決定把自家的70多畝地入股參與公司的分紅。
王明星說:“我家的土地入股公司種茶,可以分紅,我們還在里面務工、做事,沒有什么風險,公司做得好,大家也做得很好。”
由于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好,種植出來的茶葉畝產量和產值都很可觀,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青睞。該公司從2017年到現在,每年帶動當地務工15000人次左右。
黔西南州醉韻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政說:“我們這個茶葉畝產量在三到五百斤左右,我們自己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到浙江中國茶城里面批發。我們平常用工固定的人數大約在90人,栽茶和采茶季節一天臨時用工量在兩三百人左右。”
公司在當地發展茶產業,得益于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為將茶產業做大做強,龍廣鎮積極給公司做好土地流轉,協調解決矛盾糾紛,讓公司安心發展。同時該鎮還將安叉村的低產林進行改造,將騰出來的坡地流轉給公司種植茶葉,防止水土流失,這既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龍廣鎮黨委書記羅定立說:“在土地的流轉上,矛盾糾紛的調解上都是由我們鎮里面來為公司服務,確實帶動了當地的老百姓務工的收入。今年我們又和公司達成協議,用老百姓的土地來入股,入股了五年以后按照收入的10%來分紅,計劃在這個村要發展一萬畝以上的茶葉。”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記者 宋潔 通訊員 代雪梅 戴仙鴻,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