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芫花、細辛、川椒、蘄艾、小麥、細茶各3~5克。
【功用】祛風殺蟲,清熱止痛。
【主治】齲齒牙痛及風火牙痛。
【制法】上藥加水250~500毫升,煎至150~300毫升,置保暖杯中備用。待溫時漱口后吐掉。每日漱口3~4次。
【宜忌】芫花有毒,內服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故本茶劑不可內服。孕婦忌用。
【按語】《藥茶治百病》介紹說:“中醫認為齲齒多由風火熱與蟲蛀所致。故此病本著祛風殺蟲的原則,以芫花、細辛、川椒、蘄艾四味祛風邪殺蟲止痛為主藥。此四味均系臨床上治療風蟲牙痛的良藥,古有《魏代家藏方》記載用芫花研末,擦患處,治諸藥不效之牙痛;《圣濟總錄》、《御藥院方》等載有細辛治療牙痛久不愈者而獲效。配以小麥,目的消腫;細茶,具有潔齒殺蟲、降火消炎之功效。諸藥相配,效果良好。”芫花外用能殺蟲療瘡早有記載,至于治療牙痛,清代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中亦有“蓽撥、芫花各6克,水一碗煎半盞,漱口即止痛”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