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與服裝,從傳統意義上說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概念。不過,英國科學家與時裝設計師最近聯袂合作,讓吃喝與穿成功跨界。
茶葉也能做衣衫
眾所周知,茶葉是一種保健飲品,它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比較常見,如綠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等。至于廢茶的延伸利用,除了茶枕外,還真想不出太多。至于廢茶如何成為織物做成服裝,其中的確還有點小懸念。
原來,經過一系列復雜工序提煉出來的綠茶混合液,可以有效刺激醋菌屬類細菌的生長。倫敦皇家學院分子生物學家弗里曼教授說:“這種細菌可自然滋生出纖維素纖維,這些細菌連結成塊,便可成為面料。”
英國媒體認為,“茶衣”的問世,是科學家智慧火花碰撞的產物。這一想法首先由倫敦皇家學院紡織學教授蘇占麗提出,即利用微生物可循環生成纖維素,進而生成類似紡織品的服裝面料。雖然蘇占麗的構想聽上去令人匪夷所思,但突破了以往科學家對于菌生纖維素材料研究的極限。為此,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確立了這個聯合項目,然后想方設法增強其新特性,最終開發出了“茶衣”。
業內人士稱,作為一種成功開發的新型織物,“茶衣”被證明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與此同時,這種衣服還可以被深加工和進行多次處理,如對它進行染色后,就可生成一件新的、截然不同的衣服,這也是“茶衣”的獨特魅力所在。科學家們認為,制作“茶衣”的面料,具有創新和可持續特點,發展前景十分看好,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紡織業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