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茶,沉睡在角落里,經過時間的歷練,不斷承受本質的轉化,最終幻化出迷人的陳韻。
「烏龍茶,時光焙出濃風厚骨」
足火烏龍茶是陳放的理想選擇。部分發酵已氧化了大量茶多酚,焙足火則可令茶葉趨向成熟穩定,存放過程中不易返青。陳年烏龍啟封飲用前,一般需要重新焙火,將存放過程中緩慢反應產生的雜味、水份焙去,留存最本真的味道。
經年陳放,歲月浸染。陳年烏龍在水中綻放時,勁足湯厚,沉香凝韻,讓人動容。
「普洱茶,永遠的現在進行式」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經過渥堆發酵的熟茶,性質趨于穩定,陳化中變化較小。而采用曬青工藝的普洱生茶,附著在毛茶上微生物依然存活,加上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茶樹品種,令其陳放過程中變化更多,層次豐富。
一餅普洱茶的最終完成,可能長達數十、近百年之久,打從茶葉離樹起,直到熱水沖入壺中,它都在處于“現代進行式”,無時無刻不在轉化進程中。待到醇和時,茶湯的風韻和口感,同新茶活潑強悍的個性截然不同,讓人回味良久。
「紅茶,心口的朱砂痣」
紅茶是發酵程度最高的茶類。新茶火氣較重,陳化后,火氣褪盡,香氣滋味趨于醇和,耐泡度增加。幾十年的老紅茶,調理腸胃,有助睡眠,湯色紅艷明亮,陪伴經年,仿佛心底里的朱砂痣,溫暖妥帖。
「白茶,床前的明月光」
白茶是六大類茶里,最能保持茶葉原始狀態的茶類。新茶青氣較重,茶性寒涼。陳化后的白茶,茶性逐漸趨于溫暖。清甜的茶湯里,成熟的果香、木質香、棗香,會相繼呈現。可飲可煮,清澈柔和,一如床前的明月之光。
「綠茶,留守老去的春光」
不發酵的綠茶,高溫殺青后,茶葉后期內質變化微小,陳放易變質,因此講究喝鮮爽的新茶。不過在粵西和潮汕的揭陽,卻有為子女存老綠茶的風俗。重火干燥,火工飽滿,陳放幾十年后,入口由當年的清冽馴化為今日的柔和,湯色由金黃調染為血珀,由內而外地彌散出質樸的陳韻之美,仿佛留住的春光,不明艷照人,卻溫煦入骨。
寒來暑往,時光漸老。與一杯優雅的老茶相對,圍爐靜坐,慰藉平生。
文章來源:茶泡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