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大哲學家李覯說:“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可見,宋代已是一個全民皆飲茶,茶文化極興盛的時代,皇帝宋徽宗的愛好成為了子民的愛好。
我喜歡那樣的一個時代,癡迷于那個時代多樣的飲茶方式,尤其是受文人墨客喜愛,宋代盛行的點茶。
生爐、起火、烤茶、候湯......
宋人點茶,主要是用經過蒸壓成餅的蒸青綠茶,每次飲茶都是先焙茶,然后碎茶,再碾茶和羅茶,最后點茶。
今天很少人去做蒸青后壓成餅的茶,借著宋人飲茶法,用蒸青綠茶代替。
宋人點茶,可自飲亦可三五知己聚會斗茶,宋徽宗的《文會圖》描述的則是極雅的宮廷茶會,庭院中,池水、山石、綠樹、插花、音樂、焚香......
宋點茶,茶湯貴白,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次之,擊打茶湯而泛起的湯花鮮白為上,湯花“咬痕”時間長短也是判斷一個茶好壞的標準。
我喜歡宋人的飲茶方式,雖然這樣的飲茶方式在現如今被關注不多,也很難成為大家日常的飲茶方式,我想這是我自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想靜靜,我想這就是我的靜靜!
瑪歌,弘益茶道美學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個茶的愛好者,“影半人生,鏡頭夢想”是我的追求。瑪歌與茶有關,攝影作品與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