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茶友來說,茶也是老師,從茶的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1、茶不是價格越貴越好,好茶先要做工好,還需要適合自己的口感。(凡事皆因事物本質而定。)
2、純料的茶不等于沒有拼配,拼配是絕對的,純料是相對的。(世事無絕對,懂得辨證看待你會活得更好。)
3、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紅茶。大紅袍屬于烏龍茶,不是紅茶。安吉白茶屬綠茶類,而不是白茶。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是黃茶,而不是綠茶。東方美人發(fā)酵重,口感像極了紅茶,但它依然是青茶。抹茶是特殊工藝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綠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是必須要學會的洞察力。)
4、洞庭碧螺春產(chǎn)自江蘇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安溪鐵觀音按產(chǎn)地分為內安溪、外安溪,雖然名稱一樣,但價格、品質差很多。(相似的東西會有著很大差異,要學會認真和嚴謹?shù)膶Υ考隆?
5、窨制的茉莉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畢竟是茶不是花。(無論什么時候不要喧賓奪主,搞清楚重點。)
6、烏龍茶也叫青茶。(有些時候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7、飯后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會影響消化。(掌握自然規(guī)律,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8、茶怕潮濕,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存:綠茶,黃茶放錫罐;烏龍,紅茶放鐵罐;白茶,黑茶放陶罐。(人只有在正確的位置才能保持價值。)
9、綠茶不是越新鮮越好,要放幾天退了寒氣才好。(任何事情,切記不可急功近利,適合自己才好。)
10、普洱生茶陳放多久也不會變成熟茶,熟茶是工藝不是歲月。(量變有時不一定等于質變。)
11、早上一杯綠茶,醒腦清心;中午一杯紅茶,提神解困;晚上一杯薰衣草茶,舒緩情緒。(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是最好。)
12、茶,不過兩種姿態(tài):浮、沉;人,不過兩種狀態(tài):拿起、放下。(能浮能沉,則茶香;拿得起放得下,則人成。)
13、茶要等,千錘百煉才能制出好茶;茶要專,摒去雜念才能泡出好茶;茶要靜,心平氣和才能品出好茶。(茶如此,做人何嘗不是如此。)
14、紅茶,可清飲,可調飲,調飲可加牛奶、蜂蜜、水果、姜,包容性極佳!(做人也應如此,放到任何環(huán)境都能大方異彩。)
15、茶有哲學。
綠茶——迂回間悟大千之原,于心智觀萬物之本,失意處生機將至,似平靜蕩氣澎湃,心容天下。
普洱——不要畏懼歲月的流逝,雖然時光常常是美好的敵人,但也能成就歷久彌。
抹茶——馥郁濃烈的香氣背后是傾其所有的付出,甚至粉身碎骨。
烏龍——要練就特殊的氣質,必須耐得住靜置的寂寞。
紅茶——腳步可以遍及全球,是因為心夠寬廣,有無限的包容性。
16、茶也養(yǎng)生。
茶香通竅:泡一杯茶,茶香透過鼻子進入大腦,情緒瞬即平靜下來。心生歡喜,身心共治。
茶味養(yǎng)膚:不同的茶都有其性味歸經(jīng)。飲茶、用茶得法,身體得到滋養(yǎng),皮膚自然煥發(fā)光彩。
茶性清心:喝茶養(yǎng)心,藉品茗使身體放松,心緒寧靜,細品養(yǎng)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