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是人說話的方式,茶器是茶說話的方式。不同器形的泡茶器以及茶杯,可以將同一款茶表現得完全不一樣,甚至喝的人,都會疑惑:這是一樣的茶嗎?
大茶碗并非“大碗茶”,是一種與傳統泡茶截然不同的泡茶法,你試過了嗎?
用大茶碗泡茶開湯其實由來已久。唐宋那時點茶法盛行,用茶碗點茶最合適。隨著泡茶法興起,這種大茶碗逐漸退出“江湖”。
一直到當代,臺灣茶道又重新將大茶碗“拾起”,并改點茶為泡茶,卻富有另一番趣味。
碗泡茶具
碗泡茶的方法是先將適量的茶葉放入陶碗中,添滿過濾后的滾水,待茶葉均勻散開,再用茶匙將茶湯舀至陶杯內飲用。
沸水入碗,水量大概有碗的三分之二深度
泡茶的精髓,在于時間與溫度的拿捏,觀察茶葉散開的成都和茶湯的顏色來判斷茶是否泡好了。慣用碗泡茶法的飲茶人說道,在泡茶時,茶水的比例、出湯的手法,似乎無跡可尋,只有沉下去自己才能漸漸找到行云流水的感覺。
觀茶湯 賞茶葉
碗泡法源于唐代的分茶法,所不同的是,唐代分的是沫茶,現代沖泡的是散茶。由于碗的空間開放,茶葉在碗中比蓋碗或者茶壺更好展開,在自由空間中形成的茶湯風格和在局促空間中形成的茶湯會有區別,更加柔順自然。
五六秒后 茶勺從碗間輕輕舀起茶湯
將茶湯分至陶杯 需動作輕柔 保持水平
茶湯到盡,不然會影響下一泡茶的味道
碗泡的特點是出湯慢,水溫降溫快,因茶氣容易散失,不聚香,所以首選注重口感的茶類。
這種泡法其實有點類似小時候我們農村家里那種大茶碗泡茶
碗泡茶比起小壺功夫茶來說,有種豪氣萬千的感覺,茶沒有經過復雜的多次程序處理,茶的滋味更加接近純然。
文章來源:樂品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