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都知道泡茶需要合適的水溫,并根據每個茶種來區別對待,以保證最佳的沖泡質量,但很少會去關注飲茶的溫度。
飲茶溫度還需要什么講究,不就是端起來吹吹氣,就喝了唄,哪需要這么復雜的考量?
但是如果是一位細致、有心的茶人,喝茶溫度還是有許多講究的。
茶的最佳飲用溫度,不但是關乎茶的滋味、有益元素的釋放,還關乎您的健康。
經過國內外多位學者研究得出,不易飲溫度過高的茶湯。
茶湯溫度過高會對食道產生損害,一般來說不要飲用超過70℃的茶湯。
那么很多人就會問如何判斷茶湯的溫度。
很簡單,沸水沖泡出湯后,過三四分鐘再飲用即可,這時茶湯的溫度一般都降到70℃以下了。
其實,飲茶最佳溫度的關鍵不是溫度本身,而是食道和胃粘膜的承受能力。
根據醫學專家解答,食道最外側的粘膜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粘膜就會被燙傷,而剛剛沏好的茶水,溫度高達80~90℃。
因此醫學專家給出建議,為消除過燙食物引起食道損傷,吃飯、喝水均應不要太燙,熱茶、熱湯、熱牛奶最好涼至50~60℃左右時飲用。
也許有人會說,茶只有趁熱喝才能品出茶香。
其實專業審評程序都是先熱聞香氣,二看湯色,再嘗滋味,這時候茶湯的溫度差不多50~60℃,適合人們進行對茶湯作出一個綜合評價。
飲茶最適合的溫度是溫。
溫者,不熱不冷,性情柔和,最適合入口。
喝溫度適宜的茶,體內的火氣因茶性而下降,自尿排出,最自然和健康。
當然沒法對喝茶溫度給出一個標準的數字答案,因為喝茶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口腔接受的溫度是不同的。
但有一點應該是非常明確的——茶最好要溫著喝,不要喝過燙的茶或冷茶。
我們要學會科學健康飲茶,讓茶成為我們的生活伴侶,讓我們更好地品味茶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