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旅游局、長沙旅游公司在進行環壺瓶山旅游規劃現場考察中,意外發現東山峰百年前“古茶道”,保存完好。“古茶道”已百多年,路段還可行人,保存完好 。“古茶道”邊,“一弓三箭”,先輩“石刻”指路標示,清晰可見。 這條路上的賀家臺,曾為湘鄂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也是賀龍元帥指揮紅二、紅六兩軍團北上出發地。
2、絲綢之路申遺成功 三明"尚書品"恪守茶文化遺產
6月22日上午,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祖國大地,在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中,中國大運河項目和絲綢之路項目被審議通過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兩個項目也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在一個注重文化保護的時代,絲綢之路與大運河已經申遺成功,三明“尚書品”也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品牌建設保護茶文化的延續。三明“尚書品”用嶄新的姿態來豐富茶文化,創造屬于茶文化的嶄新文化高點,成就屬于茶的文化遺產。
3、中茶協電商專委會成立
6月20日下午,借北京國際茶業展的東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在北京展覽館召開。會議結合我國茶業電商總體現狀,擬定了第一屆委員會的工作計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本著服務理念,打造誠信市場,提升中國茶葉品牌,推薦名茶名品,構建放心消費平臺。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應時而生,或將成為茶行業新發展的引擎。
4、筠連地稅“造血”式幫扶助茶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筠連縣地稅局在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中,變以往“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通過建立50萬元茶葉種植扶貧補助基金,幫助對口支援村社群眾發展壯大茶產業,受到當地群眾好評。全村主要發展茶葉種植,但由于資金匱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村民“各自為政”,茶葉種植零散、發展緩慢,沒有形成產業化、規?;б娌桓摺A私獾竭@一情況后,筠連縣地稅局今年決定投入5萬元建立茶葉種植扶貧補助基金,幫助該村成片發展500畝茶葉產業,以實際行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