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電子商務興起的時候,大部分茶商都沒有太在意;當傳統茶葉店受阻的時候,我們開始關注電子商務,轉戰互聯網,希望網店賣茶能夠帶來新的契機,為企業贏得發展機遇,或為扭轉敗局,或為獲得新增長。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網店不是萬能藥,一吃就靈,藥到病除。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但是網絡上的“人"都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ヂ摼W改變不了人性,只是更加赤裸裸地展示了人性,甚至讓人性更加“真實",需求也更加“真實"。
做電子商務,在網店賣茶容易成功,還是沿襲傳統,在實體店賣茶容易成功?在網絡上賣茶,失敗的人比成功的多,搞得轟轟烈烈的人更少,雖不至于“一將功成萬骨枯",但至少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的背后隱藏著三個根本問題,即,在哪賣?怎么賣?誰來賣?
首先,來看一看“在哪賣"的問題。網店、傳統店是個平行的世界,相同之處多過不同之處,不可動不動就厚此薄彼。傳統店需要選址,網店一樣需要選址;傳統店需要經銷商,網店一樣需要經銷商,只不過在操作細節上有差異,其背后依然是人性的互動、利益的分配。
從淘寶、天貓、京東商城到當當網、卓越亞馬遜,以及各類細分的電商渠道,再到企業自己建立的網絡商城,茶葉銷售可以選擇的很多,但做起來可以選擇的又似乎無從下手。
例如,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茶商將淘寶作為網絡賣茶的“新天堂",淘寶也的確涌現出一批成功的茶商,但并非每一個人都那么“幸運",盲目跟風、一知半解、急于求成等心態,直接導致一大批茶商的網絡店鋪形同虛設。
當然,也有不少茶商因為缺乏人才,看著網絡上的茶葉銷售一天天紅火,放著巨大的網絡品牌優勢不用,一天天錯失網絡賣茶的機遇。這就要求茶商在考慮“在哪賣"時,必須先考慮自己有沒有相應的網絡營銷人才。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怎么賣"。不少已經開起來的網店,淹沒在網絡的大海中,賺不了吆喝,也賺不了利潤,處在自生自滅的“自然狀態。"信心足的人繼續努力,但是悲觀的人,則立即否定了網店賣茶的價值,避之惟恐不及,談起網店就噓唏一片,似乎網店賣茶已成“地獄",萬萬碰不得。
網店賣茶一樣需要塑造品牌,需要確定品牌定位,需要展開品牌宣傳,需要店鋪展示和產品展示,需要溝通技巧,需要促銷活動。網絡賣茶從來不是開起來就能盈利,也不會以店鋪流量論英雄,盡管流量極其重要。
這就類似開在鬧市區的茶葉店并不一定能夠盈利一樣,人流量有了,但多少人會買茶、買多少茶、多久買一次,依舊需要耐心而又巧妙的溝通,促成交易,因為,人看起來是理性的動物,但都逃不離感性的本質。人都喜歡“酒逢知己千杯少",都厭惡“話不投機半句多"。
人生的一切都是在努力遠離痛苦,追求愉悅的生活,只不過各人的做法不同。有的合情合理合法,有的則不然。
最后,再來看看“誰來賣"。這個問題似乎不用回答,當然是客服來賣,抑或是網店“自動銷售"。這是個錯誤!客服、網店僅僅是銷售流程的一個環節。從老板到客戶,所有人都與銷售相關。
例如,同樣的客服在不同的網店,創造的茶葉銷售業績不一樣;同一網店的不同客戶,創造的茶葉銷售業績也不一樣。老板必須弄清楚,究竟有多少“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網絡銷售中,然后確保每個人的工作都做好,打包和打單的人也不能忽視。
直接參與的人,在賣茶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忽略了哪些事情?哪些容易導致茶葉銷售失敗?如何改進才能提高茶葉銷售的成交率?間接參與的人,在賣茶過程中重視了哪些事情,忽略了哪些事情?哪些容易導致茶葉銷售失敗?如何改進才能提高茶葉銷售的成交率?
開著店鋪,支付工資,卻出不來理想的銷售業績,這是任何老板都不愿看到的事情。扣發工資不是目的,訓斥員工不是目的,辭退員工不是目的,提高茶葉銷售業績才是目的,員工賺得多、企業發展才是目的。這對網店和實體店來說都是一樣的。
對于直接參與銷售的人員,則必須進行銷售溝通技能的培訓,不僅能夠減少人力投入和銷售時機的浪費,而且能夠人盡其用,讓每個人都能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成就自己;對于間接參與銷售的人員,則嚴格執行全員品牌管理模式,從茶葉品牌的塑造上進行管控。
總而言之,網絡改變不了人性,只會曬出人性,“暴露"人性。互聯網是不是茶葉銷售的“新天堂",必須看茶葉品牌是否能夠依照人性的需求,是否能夠抓住網絡賣茶的三十六個關鍵點,是否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一步步去滿足客戶需求。(編輯:賀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