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訊:中國茶業營銷論壇一直是全行業的一個關注焦點,是茶業發展的風向標。11月21日在廣州舉辦的2013年中國茶業營銷論壇以“攜手發展·共赴繁榮”為主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展部主任朱仲海以及粵滇黔川四個茶葉大省的行業代表受邀出席本次論壇,共謀茶業發展前景。
茶業發展現狀:低檔出口,高檔民用
朱仲海總結了2013年國內和國際的茶產業發展態勢。就國內而言,貴州省的茶葉產量已經超越了一直居于榜首的云南省,成為全國第一。而茶葉出口方面,我國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據朱仲海,我國2012年的茶葉出口量為32萬噸,居世界第二,茶業出口總金額約為10億美元,茶葉出口單價每噸約300美元,較上年有所增長。
我國茶業呈現出“低檔茶葉出口,高檔茶葉民用”的現狀,朱仲海就此表示出“希望高檔茶也能出口”的希冀。朱還透露,國家將在政策上實行政策補貼,鼓勵茶葉出口。相應的,國內的趨勢則為高檔民用綠茶的費用會降低,發展老百姓喝得起的民用茶。
廣東茶葉生產的五大特色轉變
廣東人愛茶是出了名的,他們總是在“找各種機會”喝茶,早茶,下午茶,就連夜宵也少不了茶。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副會長紀洪濤在講話伊始就自豪地冠以廣東兩大頭銜——“全國茶葉消費最大的省”和“人均年消費量最多的省”。
同時,廣東也是茶葉生產大省之一。紀洪濤總結了廣東茶葉生產將有的五大轉變。即從過去注重量的增長向結構優化轉變,從小規模的農戶生產到企業規模化產業集約化生產轉變,從茶葉產品到茶葉文化的轉變,從單一的食品飲用功能到多元保健旅游文化功能轉變,再有就是從有形市場到無形的網絡營銷轉變。
滇黔川三省的生態茶業發展
云南因普洱久負盛名,因此云南省農業廳茶葉處處長王興原在談到云南省茶業發展時表現出高度的自信,他將云南茶業發展概括為“量價齊增”“產銷兩旺”兩大特征。他還表示,在接下來的發展中,云南將以提質增效為核心,穩定面積為基礎,同時注重傳播民族茶文化,發展茶旅游,追求更高更好,爭取將云南從“茶葉大省”發展為“茶葉強省”。
貴州綠茶,秀甲天下。貴州省遵義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田維祥表示地理環境孕育了貴州綠茶的高質量,其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均超過國家平均水平,但目前面臨著“質量高,名氣不高”的窘境。因此,貴州將從生產、市場、文化和旅游四大方面發展茶業。其中,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茶旅游的策略和云南省不謀而合。
同時,四川雅安市以藏茶為特色,茶葉產量也呈現良好態勢,因此四川也在思考茶葉“自己喝是喝不完的,那怎么賣出去”的問題。四川雅安市茶業協會秘書長陳書謙認為四川茶業目前市場空間還很大,可以憑借合理的價格吸引廣大茶商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