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葉新聞 /  茶產業如何更健康

茶產業如何更健康

中國茶網訊:近日,2013年中國茶葉博覽會在山東濟南舉行。博覽會就如何進一步促進茶葉質量安全、茶葉品牌構建等問題舉行了高端論壇,為我國茶產業健康發展把脈。

質量安全如何更有保證?

建設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論壇上,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茶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受到關注。

我國茶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介紹,生產過程中,茶葉面臨著農藥、金屬和有害微生物污染。他認為,應停止使用水溶性高的農藥,同時要貫徹種植、加工和包裝、貯存及運輸以及銷售全過程的清潔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茶葉從茶園到茶杯的安全。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周占升認為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積極推廣殺蟲燈、色誘板等非化學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種植環節帶來的質量安全風險。

目前,茶葉質量安全檢測更多是抽檢。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金發認為,檢測只是后端的控制,對于全過程的控制是保證茶葉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這就需要實施標準化生產,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產業如何更好發展?

延伸茶產業鏈,注重茶文化培育與普及

近年來,我國的茶產業從第一產業(茶葉生產)向第二產業(茶飲料、茶葉深加工)和第三產業(茶文化、茶旅游、茶藝、茶館)延伸擴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福州海峽茶葉交流協會會長吳依殿說,如果只停留在種植階段,我國的茶產業發展將看不到出路,要延伸茶產業鏈,以第一產業茶葉生產為基礎,做好茶葉深加工,開發系列茶產品等。

“要促進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茶文化的培育至關重要。” 陳金發說。周占升認為,培育茶文化,一方面要加強對茶文化歷史資源和人文資源的挖掘;另一方面要做好推介茶的各項活動,比如各類茶博會、茶藝競賽等。“茶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對茶文化的普及有極大推動作用。通過研究開發茶葉旅游產品,打造一批融茶文化、民俗文化、禪文化及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旅游線路,增強旅游業對茶葉產業的帶動作用。”

對于茶文化的構建,吳依殿說,要充分向一些文化項目“借力”。比如,茉莉花茶之鄉福州正在就茉莉花茶及文化全力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不僅能夠保護和發展福州獨特的茉莉花與茶生態系統,還可以提高茉莉花茶的文化影響力。

品牌如何更響?

著力打造區域品牌,加強地理標志的挖掘與保護

目前我國7萬多家茶企總產值300多億元,而英國立頓紅茶一個品牌年產值就高達230個億。2012年我國茶葉出口30多萬噸,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茶企多為原料性出口,且以低層次價格競爭為主。

如何提升我國茶產業的競爭力?福州市農業局副局長陳文輝認為,必須培育一批叫得響的茶品牌,而這離不開加強對基礎雄厚、輻射能力強、產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的培育。

“茶葉地域性很強,茶品牌的建設要注重區域品牌的塑造。區域品牌是民族的,往往也是世界的。只有樹起品牌,并有過硬的茶產品研發、深加工等能力,我國的茶企才能更好在國際市場立足。”陳金發說,茶葉還要注重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這也有利于為茶企品牌塑造加分。

加強地理標志申請和保護對茶產業品牌建設十分重要。“地理標志的保護,需要茶農、茶商們共同去維護,你可以用地理標志的牌子去做生意,但不能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陳金發說,要加強標志使用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假冒行為,切實維護產品質量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