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10月29日,出席第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2010中國貴州國際綠茶博覽會的與會代表,深入湄潭縣魚泉鎮偏巖塘、興隆鎮田家溝、湄江鎮核桃壩村、天壺公園、永興萬畝茶海基地和遵義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等地,現場感受遵義市茶業產業發展和新農村試點建設情況。
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庹文升,遵義市副市長田剛,原市人大主任、市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顧問劉文獻,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專家和參展、參會的茶葉研究機構、企業界代表參加考察活動。
來到魚泉鎮偏巖塘村,參觀隊伍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茶山環抱、果樹繞村、黔北民居錯落有致、農家庭院整潔干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個個生態家園新村,勾畫出遵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新風貌。杭州市茶葉研究院院長張士康代表發出由衷的贊嘆:“真的很漂亮,整潔、簡單、省錢、實用。”
富了農家,樂了農民。踏進興隆鎮田家溝村,展現在代表們面前的是一個環境整潔優美、村風民風良好、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具有黔北民居風格的社區型自然村落。村民們載歌載舞,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風貌。目前,全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建起了生態庭院經濟園、沼氣池和水沖式衛生廁所。代表們走水泥村道,進農家小院,品農家小吃,取“茶經”,氣氛融洽如一家人。
建設新農村,產業是關鍵。沿著湄潭的通村公路,代表們在核桃壩村的茶產業基地了解農業產業化的情況。村支部書記陳廷明介紹:“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核桃壩村提出‘一人一畝茶’的口號,加大茶葉種植的投入,提前實現了目標,現人均擁有茶園2畝。同時還實現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的整體發展。”第二次來遵義的安徽茶商余立平說:“湄潭縣的茶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符合綠色茶葉的要求,整個生產管理水平高,農民種茶積極性和企業的產業化水平高,茶產業成績喜人,這里的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
一天的參觀活動很快結束,但客人們意猶味盡。在參觀考察過程中,大家不停地按下相機快門,合影留念,記錄下每一處的精彩,珍藏這難得一次的茶鄉之旅。并衷心希望湄潭茶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茶鄉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