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純金純銀打造的杯具,一針一線繡出的桌布,這是韓國的茶席;環境清淡素雅、色彩簡潔明快,杯具以黑白兩色為主,這是日本的茶席;一手是茶、一手是紅酒,擺出的“最后晚餐”的氛圍,這是意大利的茶席;小小的銅爐子,精致的紫砂壺,一邊煮茶一邊喝,這是印尼的茶席;紅色的蠟燭、紅色的茶壺、茶杯,這是中國新娘結婚時的傳統茶席;飲茶者或吹拉彈唱、或吟詩對賦,這是中國傳統的文人茶席……
10月23日,2010杭州國際茶席展在浙江農林大學開幕,來自來自中國各地以及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尼等國家的30多組茶席參加了展出,充分體現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愛茶之人的觀摩和學習,不少愛茶之人還現場參與了茶席設計、茶藝表演、各種茶葉的品評,共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國際茶席的組織者,著名作家、茶文化研究專家、浙江農林大學王旭烽教授介紹說:“所謂茶席,原作坐臥之墊具,后引申為坐席、席位及酒筵。茶席由茶品、茶具組合、插花、焚香、掛畫、相關工藝品等物態形式構成其基本的要素,表現一個獨立的主題。當茶席與茶結合,就逐漸形成內容豐富、個性獨特的茶文化表現形式,是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茶室空間形態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
在茶席展現場,多組韓國茶席的展示區吸引了很多愛茶人的注意,金銀等貴重金屬打造茶壺、茶杯,一針一線純手工精心繡出的桌布,展現出的是韓國茶文化中景致與隆重,也讓很多中國的茶人驚嘆不已。來自韓國的茶藝師介紹說,喝茶在韓國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一般冬天使用純金的茶具來喝茶,這樣可以讓人感覺到溫暖,而其他季節則多用純銀的茶具,可以調節人的心情。
和韓國的茶席不同,日本的茶席風格顯得特別的簡約,以黑白兩色為主要基調的環境布置、普通的桌布加上普通的杯具,顯示出日本文化的“悲”的一面。與清淡素雅環境不同的是,來自日本的6組茶席的設計者和茶藝師,都把飲茶看作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從飲茶杯具的擺放、茶水的沖泡,幾乎每個過程都能讓人感覺到一中神圣,這是因為日本的茶文化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較亞洲的茶文化,來自意大利的茶席則顯得特別活潑和充滿創意:同一張茶桌上,沖泡好的綠茶與紅酒擺在了一起,茶人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杯酒,使得喝茶成為了休閑。與此同時,茶席設計成《最后的晚餐》,墻上貼著《蒙娜麗莎的微笑》,使得東方的傳統與西方的藝術融為一體,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讓人嘆為觀止。
國際茶席展上,雖然最多的茶席都是中國的茶席,但是同樣是傳統的茶席,有的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新娘茶席,以紅色為基調:紅蠟燭、紅茶杯、紅對聯,顯示的是一種喜慶的氛圍;儒家茶席,不僅有各種可口的精致茶點,還有文人的吟詩對賦,展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熱鬧與雅致并存。此外,中國江南方地區的茶席,講究的是一中婉約、精致,用的是小巧的紫砂杯;而北方的茶席展現的則是豪爽,大茶碗、大茶壺也展現了這種文化的積淀…
王旭烽認為,各國各地茶席的不同,與他們的文化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當茶席與茶結合,就逐漸形成內容豐富、個性獨特的茶文化表現形式。茶席是千百年來,繼陸羽首次創立“茶具組合”,經各代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茶席是一種物質形態,更是藝術形態,正是因為茶席有著文化積淀,茶席設計這一嶄新的茶文化藝術形式,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茶藝愛好者的歡迎。
據介紹,以促進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與交流、進一步擴大中國茶文化在世界領域內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其學術研究水平和對外交流能力為目的的2010杭州國際茶席展,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臨安市共同主辦。茶席展為期兩天,除了各種茶席展示、茶藝表演外,還將舉行國際茶文化空間(茶席)論壇、國際茶席展頒獎典禮、無我茶會等系列活動。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浙江省政協主席周國富宣布國際茶席展開幕,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劉楓,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杭州市政協原主席虞榮仁以及中國茶學界的專家、學者、愛茶之人共1000多人參加了茶席展。
“作為我國唯一的茶文化學院,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近年來積極探實踐學研一體化道路,在推動我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與交流,其中“中國茶謠”和“全民飲茶日”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由學生作為主體的“茶藝紅樓夢”更是走進2010上海世博園。通過這些活動,我們探索出了一套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得到了相應提高,有利于師生將來的長遠發展。”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學科帶頭人王旭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