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神奇饋贈。然而,培育出天然上佳的茶葉,地形、光照、土質、雨量、氣溫、濕度、養分等自然生態條件,都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
自然天成,是成就原產地好茶的第一要領。
每一片茶葉的品質,在其種植的那一刻便已注定。
每類茶葉都有原產地核心區域,但原產地生態環境本身無法復制,故而原產地茶極為稀罕。
堅持“原產地,真好茶”,本是品牌對原產地茶的基本尊重;也是作為茶人對茶本身的敬愛。但堅持原產地茶葉制作并非易事,原產地茶產稀少,成本極高,想在市場上獲利,是經營的劣勢。
吉冠公司董事長洪海周先生卻有不同看法。
洪先生認為,對于真正的好茶葉,一定有專業的識貨人,真正懂得茶的品味。吉冠十幾年來一直刻意減少品牌的營銷,重視茶葉品質的把控,正是基于尊重專業茶人提供正宗的原產地好茶的出發點;即便是對茶葉沒有研究的普通茶人,吉冠也要成為這部分人心目中的“放心品牌”。吉冠愿做茶葉市場的清流,做真正意義上的“原產地好茶”。
目前,吉冠茶業主營有武夷巖茶(武夷山正巖產區)、正山小種(桐木關核心產區)、白芽奇蘭(大崠山原產區)、白毫銀針(太姥山產區)、普洱古樹茶(老班章產區)、云南滇紅茶,均為各原產地核心產區茶產。
正巖茶(武夷山)的原產地核心區域為:位于武夷山風景區內,以“三坑兩澗——慧苑坑、大坑口、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最具代表性,還有慧苑巖、天心巖、馬頭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為武夷山市風景區范圍,區內面積70km2,即:東至崇陽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黃柏溪的景區范圍。
產地特點:丹霞地貌,溝谷縱橫,利用谷地、溝隙、巖凹,開園種茶,沿邊切筑石岸,構筑“盆栽式”茶園,長年沖積,使得溝谷土地富含有機質,茶園周邊懸崖絕壁。絕壁之上竹木蔥郁,縫隙泉水叮咚,形成了特有的巖茶小環境。山內群峰競秀,幽澗流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宜茶樹生長。
(正巖茶茶場)
正山小種紅茶(桐木關)的原產地為:武夷山茶區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位于武夷山脈的北段,僅限產于桐木關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才稱得上“正山”二字。產于自然保護區的關坪、江墩、廟灣一帶。
產地特點:桐木關正山小種產自世界紅茶的發源地福建省武夷山脈,被世人成為世界紅茶的鼻祖,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桐木關是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桐木關斷裂帶為我國著名斷裂帶之一。終年云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潤。
白芽奇蘭茶原產地為:漳州市平和縣境內的九峰鎮的大芹山和崎嶺彭溪村的大崠山脈
產地特點:茶樹生長于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常年云霧繚繞,良好的生態環境,制出的茶葉獨有高山的氣息與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白芽奇蘭茶山)
福鼎白毫銀針原產地為:福建省福鼎縣太姥山麓
產地特點:地處中亞熱帶,境內丘陵起伏,常年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8.5℃,年均降水量1660毫米左右;紅、黃土壤,土質肥沃,實為宜茶之地。
(福鼎白茶茶場)
普洱古樹茶原產地為:云南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
產地特點:原生態高海拔原始森林古茶樹群落,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樹資源為勐庫野生茶樹群落和古茶園。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地處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積約1.2萬畝,勐庫大雪山野生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種群落。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園位于勐庫鎮冰島村的冰島古茶園,已有500年的歷史。冰島茶的種植范圍主要是在雙江縣勐庫鎮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島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
(普洱古樹茶)
云南滇紅茶原產地為:產區主要是云南瀾滄江沿岸的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紅河6個地州的20多個縣。
產地特點:云南省并沒有四季之分,與江南地區的二十四節氣區分有天壤之別。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區和沙漠地區氣流影響,日照充足、空氣干燥、降雨偏少,為明顯旱季。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風和熱帶海洋東南季風影響,溫度高、濕氣重,降雨日多且量大,為明顯雨季。年乎均溫度攝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磚紅壤與赤紅壤為主,PH值4.5—5.5之間,疏松腐質土深厚,有機含量特高。特別適合紅茶的生長。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地理位置在東經97°—106°,北緯21°9′—29°15′之間。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o27′附近。這條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o的緯度范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全省128個縣有120個縣產茶,23個重點茶產縣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間。云南有雨熱同季和干涼同季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平均超過10℃以上。
(云南滇紅茶場)
作為一個尊重、熱愛茶的茶葉品牌,吉冠將繼續堅持“原產地,真好茶”的理念,把真正原產地的好茶奉獻給懂茶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