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源茶“從茶開始看中國”征文活動自6月7日啟動,得到了廣大茶友的熱烈響應。茶友們以“茶”作為“中國關鍵詞”,從茶的角度來呈現自己眼中所認識的中國,從茶開始,向外國人民介紹中國茶和茶色生香中的中國。截至目前為止,祥源茶征文郵箱:xiangyuancha@126.com已經收到了十余篇投稿,從大家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大家對中國茶文化和中華文化的熱愛。今天起,小編會陸續發布一些優秀作品,也歡迎各位茶友繼續踴躍投稿~!
本文為“從茶開始看中國”主題征文活動投稿作品。點擊【中國關鍵詞】“從茶開始看中國”主題征文活動啟動了解征文活動規則。
茶與文字
——文 于成杰
茶在中國擁有上千年種植和發展歷史,是國人必不可少的飲品。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深深影響著我。
作為一名文字人員,起草形形色色的材料是我的職責。這決定了我的工作性質是與文字相伴。從過去爬格子手寫,到現在敲鍵盤辦公,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給文字匠搞材料帶來了很大便利,但不變的是加班加點構思、日夜兼程寫稿的辛苦,不變的是一杯杯濃茶的陪伴。
在我心中,茶是人生摯友、是親密伙伴。有了它,不僅可以提神鼓勁,還可以滋養保健,很適合我這樣經常開夜車的文字人員。我與茶相識相伴已十年有余,從最初大口喝到現在小口品,從以往喝茶就是為了消困、解渴到時下品的是意境、喝的是心情,茶帶給我健康體魄、更帶來健康情操。回眸與茶攜手走過的旅程,它在我人生中扮演著三種角色:
催人“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興奮元”。搞材料既要有清晰明了的思路、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激情。但對常年寫材料的人來說,日復一日與文字接觸,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何來興奮而言?我想到茶。茶能助我一臂之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能量。每當組織把一個文稿任務交給我時,我邊考慮寫作思路和框架,邊為自己泡上一杯濃茶。打開茶包,挑揀三兩根茶葉放入嘴中細嚼,真有“茶餅嚼時香透齒”之感,抓起一小把放進茶杯,倒入適量沸水,看著茶葉漸漸展開,湯色變得翠綠、清澈,心中越發歡喜起來。茶香漸漸在屋里彌漫開來,激情隨之在胸中升騰,思維也開始在頭腦中活躍蹦跳。我鋪開書卷、輕敲鍵盤,把思緒化作文字,一排一排鋪展在電腦屏幕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杯香茶帶來愉悅心情,催生前進激情,點燃我逐字逐句琢磨、一筆一劃寫作的欲望和沖動。
令人“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抗壓素”。從事文字工作以來,很多經歷至今難以忘懷,很多體會也深深扎根心底。“苦”:夜半三分、筋疲力盡,想到明天還要交稿,不得已還要堅持寫下去;“難”:思路一時難以打開,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理清頭緒;“繁”:材料一遍一遍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始終達不到要求、看不見地頭。起初遇到這些情況,我感到無奈甚至彷徨。怎么破解?我又想到茶。暫時離開電腦桌,打個呵欠、伸個懶腰、端起茶杯,深深啜飲兩口茶,讓茶香滲進每顆牙齒、每個細胞直入五臟六腑,頭腦不覺冷靜許多,一些靈思妙想不經意間就從疲憊的腦皮層后閃現出來,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茶讓我曾經浮躁的心變得更加沉穩,讓我曾經脆弱的心變得愈加強大,讓我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促人“渡江過河要齊心”的“緩和劑”。起草文稿中,有的稿子是個人獨立完成,有的則需要多人齊心協力完成。共同寫稿,既是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的經歷,也是碰撞思想、互促共進的過程。大家湊在一起,各自提出思路,取長補短,但由于角度不同,有時會產生分歧,爭論得面紅耳赤,搞得氣氛有些僵持。這時,我再次想起茶。一次籌備會議過程中,我所在的報告起草小組就某一個問題討論得十分激烈,以至遲遲定不下思路,現場氣氛也有些尷尬。我靈機一動,趕緊回屋拿來剛買的綠茶,笑嘻嘻地和大家說:“昨天剛買的茶,還沒拆封,大家一起嘗嘗。”不一會兒,茶就泡上了,濃濃茶香在屋里來回飄蕩,大家聞后都贊不絕口,剛才爭吵產生的不和諧氣氛瞬間煙消云散。大家邊喝茶邊探討,觀點漸漸融合到一起,最終形成統一認識,稿件得以順利起草。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茶給了我神清氣爽的精氣神、奮發有為的進取心、勇往直前的動力源。它已融入我的血脈中、扎進骨子里、鐫刻在靈魂最底部。我愿以茶為友、與茶相伴,在寫稿征途上馳而不息、久久為功,讓文字在縷縷茶香中散發出更加濃郁的芳香。
請輸入標題 bcdef
茶,是“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興奮元”,是“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抗壓素”,也是促人“渡江過河要齊心”的“緩和劑”,寫的太好了!
我們的“從茶開始看中國”主題征文活動還在進行中,各位茶友們有想說的、想分享的、想紀念的,請盡管來稿,我們愿和茶友們一起細細品味。如果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留言至祥源茶微信公眾號后臺,小編也一定會認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