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到浉河區調研茶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工作。他深入茶園茶企,走進農戶家中,了解茶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企業幫扶等情況,檢查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四月的茶鄉,滿目青翠,春色宜人。董家河鎮耙過塘萬畝生態茶園里,一排排茶樹依著山勢延綿起伏,散布其中的茶農忙碌的身影,使得茶園更加生機勃勃。喬新江走進茶園,查看茶葉長勢,并與采茶工、茶農和茶葉合作社負責人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今年春茶采摘、生產、銷售和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情況。聽說合作社主要采取統一招用采茶工、統一生產銷售的方式幫扶貧困戶,有效克服了一家一戶用工困難、遠離“市場”的問題,在助力脫貧攻堅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時,喬新江給予肯定。他說,茶產業涵蓋范圍廣,涉及農業種植、產品加工、產品銷售,還包括茶文化、茶旅游,你們應該依托資源優勢,一方面,堅持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多元化發展,積極引進和培育茶葉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供需“上下游”的產業鏈條關系,不斷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帶動更多茶農增收致富,助力精準脫貧;另一方面,要著力打造集茶葉種植、茶葉加工、旅游觀光為一體的茶產業聯合體,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針對今年春茶開采遲、茶季縮短且高峰期相對集中等特點,喬新江叮囑當地黨委、政府要千方百計提供好服務,引導茶農和加工企業搶天奪時,多采多收多制春茶,最大程度地保障茶農利益。金融機構要把服務茶葉收購作為當前支農重點,千方百計擴大信貸投放規模,為茶葉收購、加工提供資金支持。相關部門要通力配合,確保道路交通暢通、電力供應充足、質量監管到位、治安秩序穩定,為春茶加工、生產、銷售提供有力保障。
在董家河鎮十里崗林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調研時,喬新江向公司負責人詳細了解企業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并對照脫貧攻堅信息匯總表,仔細察看貧困戶年度脫貧進展情況。聽說公司開發建設的五曲峽森林公園被批準為國家3A旅游景區,其規劃實施將帶動地方產業融合發展,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時,喬新江很高興。他囑咐企業負責人,項目要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注意將茶業資源和旅游資源相結合,開拓全新的旅游方式,通過茶葉和旅游融合發展,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助力脫貧攻堅。
嘉木飲茶業體驗中心坐落于素有“茶鄉”美譽的浉河港鎮,是集茶旅游、茶體驗、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文化展館。近年來,公司響應中央脫貧攻堅政策,積極與貧困戶對接,優先優價收購貧困戶茶葉鮮葉,優先吸收貧困戶就業,優先為貧困茶農提供技術服務,提高貧困戶造血功能,同時注重投入資金改善貧困戶茶葉種植條件、提供茶葉綠色防控配套設施、建立產品質量溯源管理平臺等,積極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走進公司綠茶生產車間,一股茶香撲面而來,炒茶工們正忙著殺青、揉捻、烘干,道道工序一絲不茍。喬新江走到幾位炒茶師傅身邊,詢問他們有多少年的炒茶經驗。當大家說炒茶都有一二十年了,喬新江笑著豎起大拇指為他們點贊,鼓勵他們把毛尖茶手工炒制這項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對企業將茶葉種植、采摘、加工和發展茶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喬新江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企業負責人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喬新江還走進董家河鎮清塘村脫貧戶何延珍、楊運平的家中,查看他們的居住條件,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幫他們細算收入賬,詳細了解各項幫扶舉措。目前,兩戶人家分別依靠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等措施,順利實現脫貧,過上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生活。特別是何延珍夫婦,考慮到自己的歲數一天比一天大,便提前為今后的生活作起了打算,積極尋找新的致富途徑,在家門口種起了花卉苗木和油茶。他們說,黨和政府幫助我們脫貧,我們自己也要努力,不能總是依靠國家,等我們老了干不動了,還可以賣樹、可以打茶油。何延珍夫婦身上展示出來的精氣神,讓喬新江很是贊許。他說,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絕不能落下一個貧困群眾,一定要扭住精準,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你們有這樣好的精神狀態,精神上首先脫貧,只要你們樹立信心,照著這種路子走下去,想辦法發展產業,就能可持續發展,實現永久脫貧,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臨別時,喬新江叮囑區、鄉(鎮)負責同志,一定要使出“繡花”功夫,求實求效,因戶因人施策,找準“窮根”、明確靶向,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防止摻水造假的數字脫貧、被脫貧現象,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確保扶一批、富一批、不反彈,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真正實現永久脫貧,走上長期可持續的富裕之路。
市領導王新會、鄭志強和市委督察室、市茶辦、市扶貧辦、浉河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