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住杭州梅家塢的茶農殷正華,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日子。
他家中有10畝茶園,種的是龍井43號,每年三月,殷師傅天天去茶園里轉,從茶葉沒動靜,到慢慢抽芽,再到準備開采,別看這么一個過程,這關乎到他一年茶葉的收成。
這不,溫度高了,芽頭“蹭蹭蹭”往上躥,他叫來了十多個采茶工,上周五開始了第一波龍井茶的開采,兩三天下來,采了十多斤的青葉。
開啟忙碌的“模式”,當然不僅僅是殷師傅一位,楊梅嶺、翁家山、龍塢等茶園里,都是行色匆匆茶農的身影,第一波西湖龍井茶開采正式拉開大幕。
翁天元是翁家山的一位茶農,家中有7畝多的茶園,種有龍井43號、群體種,3月中旬茶葉已經開采了。“我們的茶園海拔比較高,在山的南面,水汽比較足,陽光照射多,芽頭生長也快。”翁天元說,這波開采的是龍井43號,群體種要等到4月初。
即使下雨天,他們也在加班加點。翁天元說,下雨天,水分足,溫度高,茶葉反而長得更快一些,所以即使下雨也要采摘。
他們請來了近20個采茶工來幫忙,“每個人負責一排茶樹,第一天采過一遍,第二天芽葉又長出來,再摘一遍。”截至昨天,他們采摘的青葉,已經炒制了20-30斤龍井茶,價格每斤在3500元左右。
同樣,龍塢上城埭村的茶農杜正榮老兩口,也在茶園忙開了。他們的茶園在廟前山山頂北面背風的位置,有四畝多。杜正榮說,一天下來,兩口子能采個4斤多的鮮葉,差不多能炒制1斤多茶葉。
據了解,目前,上城埭村只有少數幾家農戶開采,龍塢地區其余的村子也有西湖龍井開始冒芽,量比較少,村民們還沒開始動手采摘。
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戚英杰介紹,現在只有小部分茶農零星采摘,主要集中在翁家山、梅家塢一帶,如果接下來天氣晴好,溫度在15-18℃,芽頭長得快,那么全面開采也就近了,現在還得看天氣。
連日的下雨天,茶葉的品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呢?“下雨天采摘茶葉,難度大一些,采摘的茶葉容易碎,不是一株株的。在炒制之前,要先晾干,讓青葉的水分先蒸發掉,不然炒出來的茶葉顏色會發黑。”殷正華介紹,另外,在炒制口感上,茶葉的香氣會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