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梅記茶行邀茶友賓客于廈禾店體驗了一場【冬韻茶事雅集】,在品鑒傳統鐵觀音的同時感受中國式雅致生活方式。
以茶會友 品鑒梅記傳統鐵觀音
鐵觀音,作為烏龍茶中的極品,以其天然馥郁的蘭花香和特殊的“觀音韻”而稱著。滋味醇厚甜鮮,香氣如空谷幽蘭,清高雋永,靈妙鮮爽,飲之蜜底甜香,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在清末民國,每當茶季一過,大批的鐵觀音便被運往東南亞、日本,乃至世界各地,上好的觀音可賣到上百銀元。因此,在過去,只有大戶人家才有機會喝上一口鐵觀音。三百年間,鐵觀音被譽為“末代金華”,芳傳九州。
傳統鐵觀音一年只產春秋兩季,秋茶,便是“春水秋香”中的秋之味。初冬時節,秋茶火路退去,開始顯露茶的真味,滋味轉化得恰到好處。朋友們因茶而聚,愛茶之人品茶的色、香、味,一口茶咽下,留在舌根處的那縷醇厚韻味,最叫人魂牽夢縈。
此次茶會中,梅記與茶友們品鑒了三款茶品:
第一席為梅記經典茶品——泰山峰,同時它也是梅記的傳承之作。俗話說:“韻氣釅者謂之極品”。回味之中,泰山峰蘊含著鐵觀音發源地特有的『石山韻』之精華,堯山石韻,滿口茶香。
第二席品鑒的是采用“窨制去花”的古法工藝制作而成的梅記桂花老鐵,以新鮮桂花搭配陳化十年以上的傳統鐵觀音,茶香高雅而濃郁持久,飲之舒暢精神,滋養心脾。一年一季的桂花老鐵,因不可多得,其花香茶韻,總叫人翹首以盼。
在閩南,陳年老茶由來已久,這其中的滋味飽含著歲月變換。年份愈久遠的茶的特性愈低調內斂,摒去浮躁,沉靜溫和。
茶會的最后,第三席品鑒梅記1973年老鐵,即1973年梅記茶行出產的【泰山峰】。該茶品保留至今,經過四十余年的自然轉化,藥香彌漫在紅濃的茶湯中,力度與韻味兼具,入口綿滑厚重,漸漸甘甜,十余泡,茶湯依舊晶瑩透亮,此乃難得珍稀之品。
融古通今 體驗中國式雅致生活方式
雅致生活是“洗墨魚吞硯,烹茶鶴避煙”;是“笑看風輕云淡,閑聽花靜鳥喧”;是“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云飛”,亦或是“琴撥幽靜處,茶煮溪橋邊,書約黃昏后,劍拔不平時”。
這世上富有韻味的事物不多,其中茶韻和古樂遺韻都是不可多得的。茶會以南音入境,茶氣與琴歌彌漫交融,繪聲繪色盡傳神,寄慨抒情趣亦真。
在閩南人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喝茶,游子華僑更加把茶作為思念故鄉的精神寄托。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生活,雅俗共賞。品茶,是一種深沉雋永的文化,茶水人情已然成為閩南不可或缺的文化特色。
茶香中,品茶人的心慢慢沉靜下來,其中的滋味,是一種心靈滋潤、精神洗禮后的超越升華,還有一段釅釅如茶的文化積淀。這或許就是中國式雅致生活不可多得的魅力之處。
就如同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所提到的: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都是生活上必要的”。但這就是“中國式雅致生活”。每一個季節,每一處風景,每一種心境,都是因緣而聚,霎時的感悟必定是令人期盼的。
這個冬季,尋至梅記,感受一場傳統文化與百年歷史相融合的雅集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