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銀行松陽支行的工作人員深入赤壽鄉卯山后村,為當地茶農辦理“茶農溯源卡”。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全縣5000戶茶農發放溯源卡。“隨著‘茶農溯源卡’的推行,松陽將實現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程可追溯。”松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吳寶良說。
茶產業是松陽縣農業主導產業、民生產業,全縣有茶葉種植面積12萬畝,農民40%從事茶葉產業,50%的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的農業產業產值源于茶產業。茶葉的質量安全,關乎當地經濟的發展。
2011年,松陽縣茶葉質量安全溯源系統投入使用。目前,“茶商溯源卡”發放達1.2萬張。不僅是松陽茶商,連外地茶商都喜歡用“茶商溯源卡”。今年,通過“茶商溯源卡”交易量達到24.5萬筆,交易金額破20億元。
刷開“茶商溯源卡”,在“交易歷史”一欄里,能清楚查看每一筆交易的時間、數量、金額和交易人的身份信息。一旦茶葉有安全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可以根據茶葉的銷售時間,通過溯源系統,直接找出問題茶葉的加工戶。
茶葉經銷大戶胡晶說:“‘茶商溯源卡’的使用,大大減少茶葉的質量安全問題,而且用了這張卡后,大批次的茶葉交易,也可以輕輕松松完成。最重要的是,收購茶葉再也不用擔心添加劑、農藥過量等問題了。加工戶在加工的過程中,會自覺按照規定的流程來操作。”
“全縣10余萬名茶農,是茶葉質量安全的源頭,用‘茶農溯源卡’,才能從源頭上管住茶葉生產質量。”吳寶良告訴記者,為填補生產環節的溯源空白,松陽縣從今年年初開始,又推出“茶農溯源卡”。
剛辦理完“茶農溯源卡”的卯山后村茶農孟長華說:“有了‘茶農溯源卡’,種茶不敢馬虎了,對于哪些農藥可以用,哪些農藥不能用,都要搞得清清楚楚。”
“有了兩張溯源卡,茶葉質量合格率正逐年上升,今年已達99.9%。”吳寶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