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的地方的擂茶不一樣,廣東海豐的擂茶是咸的,因此又被稱為咸擂茶。到了海豐,咸擂茶是不可不品的一道地方美食。
目前在肇慶定居的卓春梅(人稱“梅姐”)的家鄉(xiāng)就是海豐。她平時在家招待客人時,一道必不可少的茶就是咸擂茶。喝一口咸擂茶,口中會有茶葉的芬芳,又有炒米的清爽、花生的酥脆以及芝麻的醇香。
即使是最基礎的咸擂茶,做起工序來一點也都不簡單。只見梅姐先將適量的茶葉投進刻有鋸紋的“牙缽”內,用木制的茶槌快速擂之,直到將茶葉(主要是綠茶)磨成粉狀,再加上適量的鹽。“牙缽”是一個敞口的小缸,但側面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鋸齒狀紋路,底部也有四條花紋,目的是增加摩擦,便于將茶葉磨碎,這個過程就是“擂”。
茶槌也有講究,一般的木料不行,一定是要堅硬一些并且沒有不良異味的。梅姐的茶槌就是母親送給她的石榴木。
水燒開后倒入牙缽內,泡一會后,將茶汁連同茶葉一起舀在一只只碗里,再往碗的上面撒上一層厚厚的白花花的炒米,最后再依次放入炒熟的花生米、芝麻、青豆等,就成了一碗香噴噴的擂茶。
當然,這是一種基本的做法,復雜的做法中還要加入剁碎的菠菜、白菜、芹菜、生菜、青蒜、荷蘭豆、香菇、粉絲、蝦米、瘦豬肉、香腸、魷魚、胡椒等富有營養(yǎng)的食材,可以有18種之多,用骨頭湯或雞湯煨之。由于里面內容極多,因此又可以稱為“點心”或“菜茶”。
取名“咸擂茶”,是因為里面放入了一些鹽,滿足人們流汗勞動后補充體力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