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茶文化《唐煎宋點》論壇3月23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農科院、北京大學、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等機構的專家,來自中國核心茶產地和茶文化形成的重要城市代表,來自茶產業生產、制作、流通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就唐宋茶文化的歷史價值和復興的社會意義及傳承發展相繼發言并提出建議。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一脈,自唐代形成,至宋代興盛。唐代的煎茶(煮茶)和宋代的點茶均為吃茶,其茶道茶法嚴謹精細、禮儀厚重。著名茶史專家、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史教授朱自振表示,“唐宋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源頭,融合了儒釋道的思想和精神,內涵之豐富,藝術水平之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濃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茶界專家、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顧問于觀亭表示,“當今社會禮儀輕薄、浮躁喧囂,人們需要接受文化禮儀的熏陶。唐宋茶文化精進益智和厚重禮儀的再現,勢必對人們的生活行為、情操素養產生積極影響,增加社會正能量,重現道德風尚”。
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杜使恩副會長指出:“茶文化是一種生產力,也是產業提升力,更是產品的競爭力,沒有一個產品具有如此強烈的文化總結與文化表現。”
中國的茶道禮儀由遣唐使傳播到日本,形成了日本最初的“弘仁茶風”。茶界專家、中國社科院茶文化研究會副主任沈冬梅指出:“中國古老的茶文化需要現代的企業有擔當去重現去振興,日本茶道之所以確立為在世界上有影響的東方文化,完全是因為日本文化商人的積極推動。”
唐宋茶文化《唐煎宋點》論壇發起人、北京廣納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胥天近年來潛心研究唐宋茶文化,他感慨于古代中國曾經為世界做出的貢獻,改變了世界發展進程,在眼下復興傳統文化、“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之下,他希望通過公司同仁的努力,將唐宋茶文化普及推廣進社區進學校。加大實體體驗店發展的同時,建立集茶相關產品于一體的交易平臺。
北京市、東城區有關部門領導出席論壇,并向與會的國家級、北京市級、東城區級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丹威透露,繼國家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獎勵之后,北京市和東城區也將對傳承人加大獎勵力度,在社會營造良好的非遺傳承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