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采茶季。都說茶農苦,其實茶農不怕苦,怕就怕辛苦了一年,不光掙不了多少錢,還要面對各種煩惱:招不到采茶工、找不到好客戶、市場起落太快……今年,臨安茶農唐妙火決定轉型,他主動和外地經銷商對接,一個提供優質貨源,一個帶來優質訂單,不光彼此的利潤有保證,就連招工難題也得到破解。
“大家加把勁哦!”今天下午2時,臨安市高虹鎮近郊的一片茶山上,采茶工洪麥秋抬起頭,沖著姐妹們喊了一嗓子。短暫“倒春寒”后,今天太陽出來,茶園里又熱鬧起來。只見采茶工們兩手有節奏地一捏一提一放,腰間小籃子里的茶青,就越來越滿了。
洪麥秋的老家是安徽歙縣,幾乎每年都來浙江采茶。與往年不同,今年,洪麥秋和姐妹們的工資并不是由茶園主人發放,而是由天津的100多家茶葉經銷商來支付。
天津茶商張華理告訴記者:“臨安茶在北方很受歡迎,但茶葉市場魚龍混雜,要想拿到真正的好茶葉不容易。以往外地茶葉經銷商都是‘單打獨斗’,今年成立采購聯盟,所有經銷商簽訂協議,統一采購,統一配貨,彼此間還能自由調貨,效率很高。”
3月中旬,張華理從安徽茶區招聘了30多位熟練采茶工來到臨安,專門對接天津訂單。采茶工跟著訂單一起來,對茶農唐妙火來說,自然是好事一樁。“今年人工工資上漲至少15%,吃飯住宿、意外保險,這些費用加起來也不得了。現在,這筆開銷總算可以省了。”
在臨安,不少人管唐妙火叫“茶葉大王”,作為當地龍頭茶企業,“香雪公司”的實力頗為雄厚??杉幢闳绱?,每年春茶采摘季,招工這件事也常讓他撓頭。況且,茶葉采摘受天氣變化影響極大。“去年清明節以后還打了一次霜,連著十幾天沒法采,真是可惜。”唐妙火嘆了口氣,“尤其對中小規模種植戶來說,什么時候招工、招多少工、給多少工錢,都是難題。”
茶葉基地與采購聯盟“手拉手”,在唐妙火看來是種很好的嘗試:“招工的成本大家分擔,且直接與經銷商對接,不光砍掉效率低下的批發環節,還降低了茶葉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環節的盲目性。”
除了直接與市場對接,努力開發新品種,提升產品附加值,也是茶企和茶農的努力方向。“說到底,茶農還是要靠茶葉說話。這幾年,我們跟浙江農林大學等大專院校合作,開發出花香型龍井和龍井紅茶,市場反響很好。”
天津首批100萬元、北京60萬元、青島50萬元……訂單紛至沓來,唐妙火絲毫不敢放松。這不,采訪剛結束,他又跑到一位正忙著做茶品質量審評的年輕員工跟前,不厭其煩地交代起去北京張羅辦事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