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出口茶葉總體情況來看,紹興出口茶葉面臨幾多挑戰,出口企業轉換思路、調整結構已刻不容緩。
出口歐盟受阻企業損失慘重
“去年歐美國家相繼調整了有關技術法規,并加強了對進口茶葉農殘項目的檢測,致使我們這些輸歐美茶葉企業遭遇了極大困難,并面臨有可能失去歐美市場的危險?!弊蛱欤?月5日),新昌縣一家企業的沈經理向記者“訴苦”。
據統計,2014年紹興共出口歐盟茶葉718.2噸,金額為331.5萬美元,與2013年同期相比降幅分別為46.5%和44.4%。2014年,全省有8批茶葉遭歐盟通報退貨,其中6批是唑蟲酰胺超標,2批是蒽醌超標。
雖然紹興茶葉沒有遭受歐盟通報,但歐盟的通報事件使紹興市出口茶葉企業蒙受了較大的損失。據統計,2014年紹興市10家出口歐盟的茶葉企業已經儲備的輸歐茶葉原料有1700多噸無法出口歐盟,只能作為一般原料出口非洲等地,合計損失將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
原料依賴外地發展后勁不足
記者了解到,在紹興出口茶葉中,大宗珠茶和眉茶占了很大的比重?!昂芏嗳瞬恢?,我們出口的珠茶和眉茶,原料主要依賴外地,來自于周邊省份如福建、安徽、江西、湖北、貴州、云南等產茶區,原料對外的依賴度極高?!辈稍L中,上虞一家茶企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如占紹興市出口茶葉總量70%的珠茶,本地原料的供應量不足20%,且多為低檔原料,而占出口比重29%的眉茶,則全部來自于外地。紹興作為全國最大的出口綠茶基地茶葉產量小的尷尬境地,將越來越制約紹興市出口茶葉行業的穩定發展。
與此同時,目前出口茶葉企業還普遍存在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用煤用電、用工用料成本持續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各類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部分已反映在出口茶葉的價格上,但總體看出口價格上漲的幅度還遠跟不上這些成本上漲的幅度,企業的利潤被削薄。
困境如何破解經驗可以借鑒
在紹興市農業經濟發展中,茶葉產業一直舉足輕重,如今面對困境,該如何破解?
業內人士建議出口企業必須加強茶葉原料基地管理,切實抓好農業投入品特別是農藥的控制管理,科學制定可選農藥清單并嚴格實施,真正從源頭控制好茶葉原料的安全衛生質量,只有產品質量過硬才會贏得穩定的高端市場和消費者。
另外,茶葉生產加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機器換人”,破解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生產員工缺口較大的難題。浙江昌祥茶葉有限公司是紹興乃至全國最大的出口茶葉加工企業,2014年共投資390多萬元,引進了3套全自動25克小包裝流水線,相當于多招了120多名工人,而且相同產量節約了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
與此同時,也建議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兩條腿”走路比“一條腿”走路快是硬道理。紹興御茶村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內外銷“兩條腿”走路取得成功的典范,該公司在對日出口蒸青茶數量銳減的不利情況下,充分利用自身擁有的茶葉原料基地,開發生產優質的抹茶、蒸青茶及日鑄茶等產品供應國內消費者和“康師傅”、聯合利華等茶飲料生產商,實現了企業成功轉型升級,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4年該公司的內銷產值達5800多萬元人民幣,是外銷茶葉的近十倍,該公司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