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貴州站訊:近日,記者從貴州省農委獲悉,目前該省茶園面積已達370萬畝,茶園面積和有機茶面積均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綠茶面積位居全國首位,年產茶7.1萬噸,300萬農民因茶產業的發展走上了致富之路。
據了解,貴州省是茶樹的原產地和古老茶區之一,兼有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的優勢,生態環境良好,是全國最適宜種茶的區域之一。2007年,貴州省出臺《關于加快茶產業發展的意見》,把加快茶產業發展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產業來抓,并在次年初召開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作出具體部署。
“十一五”期間,貴州省以“政府扶持、企業運作、茶農所有、集中連片、科學種植、分戶經營”的形式,重點支持湄潭、鳳岡、都勻、石阡、雷山等20個縣,建設一批標準化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茶葉基地、茶葉專業鄉(鎮)、村,促進茶園連片集中,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富硒(鋅)優質綠茶產業帶、高檔名優綠茶產業帶、大葉種早生綠茶和花茶坯產業帶、“高山”有機綠茶產業帶和優質出口綠茶產業帶。從2006年以來,該省茶園面積以每年50萬畝的速度迅速增加,占全國新增茶園的一半。
貴州省各茶葉主產縣(市、區)及茶葉主產鄉(鎮)都配備了專業的茶葉技術推廣人員,負責轄區內茶葉技術推廣、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從2007年起,貴州將茶產業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的重點給予補貼和支持。貴州現有注冊茶葉加工企業683家,已形成了包括3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在內的大中小并舉的加工企業集群。
在市場營銷上,貴州省統一策劃實施了“黔茶”品牌方案,通過舉辦采茶節、茶藝表演、茶產品展銷會等茶事活動,提高了貴州茶的知名度。同時,建立“國酒茅臺·國品黔茶”運作體系,依托茅臺酒的品牌影響力和其在全國的1449個專賣店,拓寬貴州茶銷售渠道,逐步形成立體性的國內營銷網絡。
貴州省農委副主任胡繼承介紹,去年茶產業實現產值32.17億元,茶農增收5億多元,茶產業成為該省最具比較優勢、最有增長潛力、最能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綠色產業。“十二五”期間,貴州省茶園面積將達500萬畝,年綜合產值將達到300億元,間接帶動農民增收可達100多億元,成為我國最大的綠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