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溫泉鄉光山村吃透村情,在“山”字上做文章,通過大戶引導、樣板帶動,著力打造生態茶葉專業村,培育 “綠色銀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
該村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中認準了發展方向,抓住得天獨厚的宜茶氣候、土壤優勢和茶葉市場看好的機遇,著力在茶葉特色產業上做文章。2000年,該村支部書記羅永軍率先垂范,承包該村筷子箐村民小組的荒地200畝,建成高標準無性系良種茶園,取得較好效果。在該大戶的帶動下,村民們算通了帳,讓出常耕地來發展茶葉,2002年該村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1090畝, 2005年開始投產,2006年已達盛產期,畝效益最高達3000元。該村在抓好新植茶園的同時,加大中低產茶園改造力度,注重培育茶葉加工企業,全村茶葉加工企業達15個,加工規模達20萬公斤。2006年底,該村擁有茶園3578.3畝,戶均10.13畝,有3364畝投采,總產干茶15.9萬公斤,實現茶葉農業總產值286萬元;戶均收入8170萬元,人均1960元。
去冬今春,該村利用冬閑又掀起生態茶園建設高潮,村民組成互助組,男女老幼齊上陣,利用適宜發展生態茶園的輪耕地、常耕地建設1000畝高標準生態茶園。目前已嚴格按生態茶園建設標準完成基地開挖500畝,計劃3月份以前全部完成基地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