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湖北茶葉行業年會暨湖北茶葉產業發展研討會昨日在漢舉行。與會者一致認為,我省茶葉產業在成功打造采花毛尖這一品牌后,還需繼續升級,政府、協會、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推進產業整合,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質量,深挖文化內涵,將我省茶葉品牌叫得更響。
農業廳的歐陽書文介紹,去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219.7萬畝,產量141.8萬擔,總產值17.8億元,均有大幅增長。采花毛尖實現產值翻番,達7000萬元。但目前我省茶葉大多為綠茶,只開發了茶樹很少部分,總體企業規模仍然較小。他建議企業借鑒已有成功模式,加強聯合重組,將產業鏈向紅茶、烏龍茶、磚茶等方向延伸,效益會倍增。
省出入境檢疫檢驗局的王華全提醒,生產企業還需要嚴把質量關,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擴張市場。他透露,某些供出口的有機茶,相關檢測指標達不到國際標準。面對日益提高的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企業風險極大。
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年豐認為,我省茶葉行業還需要加強對茶文化內涵的挖掘。“省內熱鬧、省外冷清。”這是華中農業大學茶學教授倪德江的印象。他說,云南普洱茶重走“進京茶馬古道”,福建安溪鐵觀音開展“神州行”,去年在全國均鬧得水響,值得湖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