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國土資源局新近投入資金450萬元,在河頭鎮利用荒山造地3000畝。這是該市開展萬畝茶葉基地建設的一個縮影。經過兩年的發展,該市萬畝茶葉基地已初具規模。
河頭鎮地處臨海市北部與天臺縣、三門縣交界處,是傳統的山區農業鎮,全鎮山多田少,現有茶園面積3500畝。該鎮羊巖茶場是臺州市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無公害放心茶生產基地,生產的“羊巖勾青”是浙江名牌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目前羊巖茶場的茶葉生產量,在沒有供銷人員進行市場開發和推銷的情況下,每年缺口三分之一以上,發展潛力很大。但是,羊巖茶場的茶園面積只有1500多畝,已經沒有自身發展種植的土地,由此造成原料嚴重缺乏。而羊巖茶場所在的河頭鎮,有很多地方條件與羊巖山相同,其環境、氣溫、降雨量、空氣濕度等非常適合茶葉栽培。因此,在河頭建設萬畝茶葉基地是解決羊巖茶場原料缺乏的最好途徑。
萬畝茶葉基地主要位于河頭鎮嶺景、河溪、宜塘三地,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上,絕大部分為緩坡和拋荒山地,土地相對集中且成片。該基地建設計劃用5年的時間分期完成,總投入資金3025萬元。建成后每年總產值可達到8000萬元;同時,萬畝茶葉基地建設可恢復大量荒山和拋荒田地的植被,提高森林覆蓋率,保持水土,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此外,通過基地建設,村、場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農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得以就業,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可謂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