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俏銷
在市場追捧熱潮下,墻內開花墻外香的云南普洱茶得到了當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顯示出巨大的市場前景和強大的生命力,甚至帶動整個云南茶產業迎來了新一輪輝煌。普洱茶正如千年古茶樹上萌發的新葉,帶著厚重的歷史,走向了繁花似錦的春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話也許可以對目前勃然興旺的云南普洱茶產業作一個較好注解。這個產自秘境云南,有著千年歷史,曾經輝煌一時的神秘茶品,在歷經一個世紀的沉寂之后,帶著縷縷陳香又登堂入室,成為當前時尚飲品,同時價格節節攀升,引發了海內外愈演愈烈的投資收藏熱潮。
聲名鵲起的云南普洱茶,其發展狀況如何?明年走勢怎樣?在眾說紛紜之中顯得撲朔迷離。
走勢穩中趨強
據主管全省茶葉種植的省農業廳一位負責人分析預測,雖然各種制約市場發展的負面因素依然存在,但是云南普洱茶產業已是勢不可擋,今年仍將處于穩步發展階段,呈良性上升趨勢;普洱茶市場份額還將不斷擴大,市場走勢強勁。
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近年來,云南普洱茶以其獨特的保健功能、飲用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走紅國內外茶葉市場,飲用和收藏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普洱茶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2003年以來,普洱茶價格大幅上漲,極大地拉動了云南省茶葉產業的發展,2005年云南省600萬茶農人均增收93元,主要來自于普洱茶的收入。
據介紹,云南普洱茶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非普洱茶類及相關行業的發展,為云南整個茶產業打開市場起到了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政府加強監管、規范市場的措施日益明顯,相關扶持性政策大大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近年來,省政府關于規范普洱茶市場以及促進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紛紛出臺,諸如已頒布施行的普洱茶地方標準,即將實行的普洱茶標志證明商標,已經開始的關于茶葉食品安全體系認證等。
據了解,對普洱茶產業,云南各地更是呈現“群雄并起、逐鹿市場”的局面。思茅欲建“普洱茶都”,西雙版納制定“做強做大普洱茶產業”戰略,昆明、臨滄、大理、保山、紅河等紛紛出臺大力發展普洱茶的種種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普洱茶拉動云南整個茶產業發展的效應明顯,一個以普洱茶為主、傳統滇紅和優質滇綠并存的云茶優勢產業結構初步形成。”
投資熱情高漲
茶界有“當年是寶,隔年是草”的說法,但“越陳越香”的普洱茶卻是既能品、又能藏,不用擔心庫存問題,因此經營風險相對較小,利潤又相對豐厚,大量的社會資金開始不斷注入,投資設廠,開展貿易,有力地促進了云南茶產業的發展。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普洱茶這一蘊含了中國深厚文化內涵、被看作“可以喝的古董”似乎暗合了國人盛世藏寶的心態。社會的倡導,政府的鼓勵,準入門檻相對不太高,普洱茶前景被普遍看好在情理之中,收藏普洱茶在民間逐步成為一股熱潮。
在云南茶葉主產區,可謂茶商云集、盛況空前,以經營普洱茶為主且產供銷為一體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普洱茶產銷兩旺,普洱茶加工成為企業投資熱點已是不爭的事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已有茶葉初制所4500余個,年加工能力23萬噸;茶葉精制廠500多個,年加工能力12萬噸;茶葉初精合一加工廠250個,年加工能力2萬噸。
茶界專家表示,隨著市場認知度的提升,云南普洱茶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將繼續擴大,明年原料緊缺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普洱茶價格上升也是必然。
缺少強勢品牌
走紅大江南北的普洱茶,已逐漸成為云南省的又一張名片。但是,缺少強勢品牌卻是云南普洱茶的一個軟肋。
2006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達340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投產面積256萬畝;茶葉產量預計13萬噸,茶葉總產值預計90億元左右,同比增加15億元,增長20%。
面對普洱茶的熱銷,云南眾多的普洱茶廠家中,注重品牌建設并實施品牌戰略的企業寥若星辰,很多企業因產品不愁賣而只會沾沾自喜。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多數普洱茶廠家關注更多的是產品的銷路。有了銷路,則可以很省心地去壓茶餅。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很多廠只是初級產品的加工廠,終端消費者與他的品牌無緣,于是由品牌這個無形資產產生的更大利潤也與他無緣。
一些茶界專家指出,一般而言,時尚用品的營銷總投入要占到整個企業運作成本的20%,而這20%的結果也許會增加200%的效益。但是云南營銷普洱茶這一時尚產品的方式,除少數幾家企業的做法可圈可點外,大多數企業的做法值得商榷。正如業界人士說的:云南普洱茶因為四流的營銷,使一流的產品,配上二流的包裝,只賣得三流的價格。
品牌營銷,已是云南普洱茶的當務之急。
尚需冷靜觀察
面對不斷升溫的普洱茶熱,我們該如何對待?記者在翻閱了大量茶界提供的資料后,對眾多專家的評述深有同感,那就是對普洱茶現象單純地用好和壞來評價似乎都是不恰當的。
茶界專家認為,目前的普洱茶市場是有史以來勢頭最好的時期,對于茶葉市場種類的豐富、行業新鮮課題的探討都非常有益。可以說,普洱茶熱具有相當的必然性,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在普洱茶市場上存在的人為炒作的問題,必然會使普洱茶產業偏離市場發展的正常軌跡,出現危險的泡沫經濟。
也有專家提出這樣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的普洱茶消費存在一定誤區,以“收藏”為口號的經營忽略了普洱茶作為消費品的最基本性質,造成普洱茶價格虛高、流通更多限制在茶商之間等問題,這必然導致普洱茶價格的上漲僅僅是表面的繁榮。
還有專家表示,對于普洱茶熱,沒有必要給它定性地下一個結論。對于一種現象,保持關注的態度就可以了。研究者和愛茶人應該多從積極的角度鼓勵和扶植這個產業、這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