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白酒陳的香,綠茶新的好”是生活常識。清明節前,各地茶市熙熙攘攘,多在追逐用江南茶園第一茬春芽加工制成的“(清)明前茶”。受氣候、市場和消費心理合力助推,“明前茶”身價飆漲,而且呈現“有行無市”的資源稀缺狀態,讓人感到難以“高攀”。
茶廠老板說,早在茶樹第一茬春芽萌發前,茶葉就基本被預訂。
在長沙經營綠茶種植、加工和貿易的吳先生告訴記者,科學研究表明“明前茶”因為原料取自經歷冬季冰雪、霜凍后茶樹萌發出的第一批壯芽,不僅較少農藥殘留問題,而且營養價值高。此外,很多江南茶區“明前茶”具有氨基酸、清香或熟栗香揮發成分、葉綠素A含量“三高”特征,茶湯色澤綠潤,口感香高而味醇,被茶葉高端消費市場追捧。此外,受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極端氣候特別是歷史罕見暴雪等影響,江南春茶特別是湖南茶呈現總體減產狀態,“冰雪初芽”制成的“明前茶”價高、貨緊在情理之中。
面對越來越高攀不上的“明前茶”,有專家就指出,品茗“明前茶”的觀賞意義、“體現身份”等抽象概念大于實際飲用價值。廣大愛茶之人應該理智消費,不要拘泥一時一地的“清明前茶”、“谷雨前茶”。對于江南茶區來說,能品味每年“五一”前采摘的春季名優茶,就是很好的生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