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靈山縣把茶葉生產作為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以加大引導種植名優生態茶葉品種為重點,加大對茶農的扶持和技術指導的力度,全面推廣無公害生態茶葉種植,形成了一個特色優勢綠色產業。去年,茶園面積發展到5.95萬畝,年產干茶5650噸,產值1.12億元,成為了廣西茶葉種植面積第四、產量第一的茶葉生產大縣。
大力推優推技。早在1983年,靈山縣就從福建省茶科所引進國家級良種福云六號、七號進行試種推廣,成為廣西最早引進推廣名優茶品種的單位之一,1989年每畝茶園最高茶青產量達到1472.4公斤,茶葉畝產值達到1.21萬元,成為廣西茶葉畝產值最高的典型。到1993年,全縣福云六號茶的種植面積已達4100多畝,是廣西推廣優質茶規模最大的縣。目前,全縣已推廣種植福云六號、烏牛早、桂綠1號、白牡丹、臺茶十二、鐵觀音、黃金桂等十二種名優茶葉,名優茶面積占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的70%,名優茶產量占80%。
大力推廣“密植速成園”種植技術。畝植4000-4500株,密植、免耕,收到了成園快、投產早、產量高的好效果;同時,大力推廣春茶后修剪管理技術,在春茶收獲結束時進行修剪,春茶后修剪和以前的冬剪相比,春茶產量相對增加,夏茶產量相對減少,有效地提高種植經濟效益;切實抓好茶葉無性繁育技術的推廣,確保茶葉品種的質量,全縣每年無性繁育的茶苗達2000多萬株,除滿足本縣種植外,還銷往廣西區內其他地方及貴州、云南等地,深受種植者的歡迎。
全面推廣無公害茶葉生產。多年來,靈山縣以加強茶葉標準化生產管理為目標,全縣建立了20多個以施用有機肥為主,采用燈光誘殺害蟲的綠色生態茶園,茶園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5.67萬畝,占茶園面積96%,無公害生態茶葉成為該縣綠色招牌產品。目前,廣西正久茶業有限公司、靈山縣石甌山茶場、靈山縣桂靈茶業有限公司等10個茶葉企業已獲得無公害QS認證,注冊的茶葉全部符合“無公害食品”的指標,靈山茶成為了中國的綠色食品。
創優質、樹品牌。近年來,靈山縣提出了“靠質量取勝,打品牌競爭”的工作目標,對照名牌申報要求,幫扶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按照相關標準幫助相關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為培育名牌、爭創名牌夯實基礎。同時,加大宣傳“實施名牌戰略”力度,形成政府重視、企業參與、社會關注的良好社會氛圍。產品先后開發了綠茶、紅茶、相思保健茶等系列,生產了數十個品種,該縣桂靈牌靈螺春綠茶在2010年首屆“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中奪特等獎,成為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綠茶品種。“白蕾”、“正久”,“石甌山”、“桂靈”、“高駿”、“六回香”、“靈龍香”、“靈螺香”等多個名優茶葉產品多次獲得國家農業部優質產品證書、廣西優質食品獎和歷屆廣西春茶節“桂茶杯”名優茶評比特等獎、一等獎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