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艷陽高照,春風和煦。在安徽省農業“一鄉一品”特色鄉、“農業學大寨”典型鄉璜田鄉六聯村和蜈蚣嶺村的梯地茶園里,數千民眾觀看了采茶能手比賽、制茶演藝,大家爭先恐后地品嘗開春第一道香茶,歡聲笑語里飄溢著濃濃的茶香。
蜈蚣嶺村是璜田鄉的一個高山村,被譽為“嶺上人家”。六聯村原是不毛之地的石頭山,1964年在中央“農業學大寨”的號召下,村民們自立砌磅隊,挖山不止,鑿石不停,經歷十年建成梯地茶園近千畝,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人工高山石砌梯形茶園。蜈蚣嶺村被授予“安徽省農業學大寨先進單位”,人民日報曾以此為原型在頭版頭條發表了“愚公嶺上大寨花”一文,蜈蚣嶺和六聯也成了“學大寨”的一面旗幟。
開幕式結束后即開始了采茶能手比賽,數名穿著紅衣、背著茶樓的采茶村姑輕盈地穿梭在茶園里,歡聲笑語溢滿茶園,成為最美麗的一道風景。六聯村民胡寨香等三名選手分獲一、二、三等獎。當地制茶能手現場演示了綠茶制作工藝,原生態的制茶工藝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黃山茶校茶藝表演隊現場沖泡香茶,在場觀眾和嘉賓爭先恭候品嘗歙縣開春第一縷茶香,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白茶等優質茶品的濃濃茶香溫暖了現場的每個人。六聯村全國勞動模范胡早娣的侄孫女胡雨潤為來賓表演了京劇《貴妃醉酒》,稚嫩的童音,有板有眼的唱腔贏得陣陣掌聲。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安徽日報等多家媒體記者到現場采訪報道,讓更多的人分享這精彩的茶文化盛宴。
歙縣是茶的樂園,茶凝聚著歙縣的歷史,更孕育著歙縣的希望。歙縣產茶始于唐宋,興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茶文化源遠流長。全縣27.5萬畝可采茶園面積位居全國市縣之冠。
近年來,歙縣縣委、縣政府依托當地特色,始終堅持把茶葉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茶葉產業化,“汪滿田”牌黃山毛峰獲中國名牌農產品,并成功走進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汪滿田”牌滴水香、“云谷”牌茶袋泡茶、“洪立安”牌頂谷大方獲省名牌產品,“甘白香”牌黃山白茶獲2009年“中茶杯”特等金獎。黃山毛峰被評為全國十大歷史名茶,并被定為國家外交禮品茶,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將其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元首。2009年歙縣榮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并被農業部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銀鉤、滴水香、黃山甘白香、茉莉花茶、珠蘭花茶、袋泡茶等,產品暢銷國內外。2009年該縣茶園總面積27萬畝,產量7600噸,產值2.9億元,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茶葉產業已成為歙縣建設生態文明的綠色產業、廣大茶農增加收入的富民產業。
當日,該縣還在開幕式現場推介歙縣名優茶,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白茶等歙縣特色名優茶如數家珍。該縣農機局還為當地茶農展示了多種制茶機具,引來無數茶農爭相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