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葉新聞 /  云南旱災魚米之鄉成黃土高坡 普洱茶就地漲兩成

云南旱災魚米之鄉成黃土高坡 普洱茶就地漲兩成

都說大自然是萬物的母親,但在今年春天,這位母親竟如此的吝嗇、無情,把罕見的旱災帶到我國的西南地區,河水干枯、田地荒蕪、野草枯死、顆粒無收。截至3月19日,大旱已造成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5000多萬人受災,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90億元。就在中央下撥1.85億元救災補助資金的同時,大旱也讓西南地區的民眾激發出無窮的智慧,展現出人性的光輝。

旱情

目前,云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截至3月17日15時統計,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104.9萬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05.5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

魚米之鄉成黃土高坡

地點:云南旱災最重的文山壯族苗族州

文山壯族苗族州是云南旱災最嚴重的地方,在前往硯山縣的路上,時不時可見改裝后的拉水車來往穿梭。水灑在路上,轉眼間不見任何痕跡。遠處的山上巖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芒。誰能想像,眼前的“黃土高坡”竟是讓當地人自豪的“魚米之鄉”。

在硯山縣受災最嚴重的翁達村,兩三輛掛著“抗旱救災”的拉水車剛拉完水準備出村,兩個4歲大的孩子在剛剛裝滿水的水窖邊玩耍。支書李仕云把記者帶到了村外50米遠的一條河邊。河已經完全干涸,河邊有一個大口井,直徑10米左右,深約8米,“我們翁達水資源本來就比較缺乏,全村700多口人就靠這個大口井來供水,但是從去年8月到現在都沒有下過雨,這口井在去年11月時就干了。”

記者看到,因為干旱井底全部開裂,裂縫有人的胳膊那么粗。只有井臺邊上還有一個30厘米見方的小水坑,水非常混濁。“這個小水坑每天往外冒一兩桶水,村民把它用水瓢舀出來,澄清之后飲用。”李支書說。

李支書說,現在全村的供水只能靠7輛水車早晚兩次來送,都要到20公里左右遠的地方拉水。每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著拉水車來接水。

村民林光德家里那三畝多地基本上荒蕪了。“按往年,我們這時都忙著種玉米、水稻。但現在什么也沒辦法種。”家里平時能吃到青菜嗎?“不怎么吃,現在有錢也買不到,只有在每星期一次的集市上可以買點。但是好貴,以前才兩三毛錢一斤,現在都要一塊多。我們這里的人一星期能夠吃上一次青菜,那就很了不起了。平時都是吃咸菜、腐乳來下飯,差不多忘記青菜的味道了。”林光德無奈地說。

記者在村里正好看到一位大媽在洗衣服,拴在樹上的晾衣繩上掛滿了剛洗好的衣服,足足有二三十件。“怎么一次洗這么多衣服啊?”記者問。“我們家已經快一個月沒洗衣服了,這不是沒水嗎?衣服都是穿臟了就在太陽下面曬曬,然后再穿,再臟再曬,一般穿了三遍我們才洗一次,這樣就攢了這么一大堆。”

《廣州日報》供稿

大旱“吸干”漓江之水

地點:廣西桂林漓江天湖碼頭

昔日被世人美譽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與水緊密相連、缺一不可;而如今,一場60年不遇的大旱徹底摧毀了桂林的“秀水”,只留下群山在遠處孤寂的身影。

來到漓江,讓人心痛不已:往兩邊看,偌大的漓江似乎變成了一條小溪,大部分河床已經裸露了出來,引得許多孩童在上面撿石子;往下看,漓江水底的石子清晰可見,來回穿梭的游船不時地拐彎以避開淺灘。在漓江天湖碼頭,一根碩大的防洪警戒柱“孤獨”地矗立在江岸上,失去了江水的相伴,柱子底部已經裸露出來,沿著防洪柱往漓江里面走上幾十米才能到水邊。“江水每年都會到紅色警戒線那個位置,”桂林市民楊代勝指著防洪柱向記者嚷嚷說,“你看看現在江水在哪里?與洪水期時比,江水少了90%以上。”

“我在這條江里開了46年的船,從沒見過水這么淺。”年近六十歲、在龍船坪碼頭開船的李黃財喋喋不休地發起牢騷來。“往年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漲潮了,”李黃財說,“漓江水深至少都有1米多,你看看現在,許多河段只有60厘米深了。我的船小,吃水才40厘米,所以還能開,如果水位繼續下降的話,估計也要擱淺了。”記者走上游船二層甲板,只見漓江河道中間已完全裸露出來,因為水太淺,游船像在江底石子上踟躕滑行。《廣州日報》供稿

志愿者實地體驗渴滋味

地點:廣西昆明宜良縣匡遠鎮大平地村

“體驗渴滋味,我開始就當是一種游戲,并沒打算堅持多久,但當我看到水庫底干裂得像一朵朵‘花菜’時,我難受極了,決定和志愿者們堅持下去。”13歲的志愿者楊一峰這樣說。在日前自愿參加由昆明市水務局、昆明環保科普協會舉辦的“體驗渴滋味”活動中,每個志愿者都深有感觸。

當日上午,在保證一天只喝一瓶水的響亮口號中,50余名志愿者乘車抵達昆明宜良縣匡遠鎮大平地村。當電視、報紙上才能看到的干旱畫面,呈現在這些志愿者眼前時,他們驚呆了。60多歲的王國運是體驗活動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他說,他還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活動,想到以前一些沒有珍惜水的行為,突然萌生了一種負罪感。

活動進行到中午時,大家似乎都沒有感到口渴,但來來回回送完水,又吃了些餅干和香腸,喝了不到100毫升水后,口渴的感覺慢慢地襲來。記者采訪了十余位志愿者,除一位志愿者喝完300毫升礦泉水外,大多數志愿者喝水都非常節省。下午5時,活動結束,經過統計,30名志愿者只喝了不到半瓶,是正常飲水量的1/10,還有9名志愿者滴水未進。

談起體驗渴,志愿者丁姣說,在絕境中才會懂得珍惜,才能學會充分利用資源。隨后,所有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共同簽下了一句感言:“渴水,我們一起感受,節水,今天開始行動。”

《云南信息報》供稿

專家分析

解除干旱要等5月雨季

據貴州省氣象臺最新預報,21日夜間起,貴州局部地區迎來降溫降雨天氣,對改善土壤墑情有利,但因總體降雨量不大,干旱將繼續維持。

昨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干旱黃色預警:根據監測,未來三天,云南、貴州西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旱區無有效降水,云南、貴州、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氣象干旱區旱情將持續或發展。

這次大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少、氣溫高、雨季提前結束。據氣象專家介紹,雨季異常和降水偏少主要是由于大氣環流異常造成的,從目前情況看,少量降水并不能緩解云南等地區的干旱,真正要解除干旱,還是要等5月份雨季來臨。

晨報記者 董正

抗旱

針對當前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的嚴重旱災,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19日組織召開旱災救助會商會議。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云南旱情啟動二級響應,針對廣西旱情啟動三級響應,針對貴州、甘肅、四川旱情相繼啟動四級響應,財政部、民政部及時下撥中央旱災救災補助資金1.85億元(其中云南省1億元)。

引水

滇池之水“往高處流”

云南晉寧縣東大河的水源來自上游的3座水庫,平時水量充足。這條不寬的河流,孕育著周邊近6000畝的花卉產業基地,供應著斗南花市7成的玫瑰花。這條玫瑰母親河在去年底開始斷流,沿岸的花卉大棚都受到影響。面對著花農焦急的“渴望”,晉寧縣啟動了抗旱應急臨時提引水工程。

記者在東大河看到,抗旱應急臨時提引水工程已經竣工并正式運轉。在東大河滇池入湖口處,1臺柴油發電機正轟鳴著為7臺抽水機提供電力,滇池水被源源不斷地提引到河流上游。從入湖口到河流上游7公里處,共計37臺抽水機將滇池水提引了9米,比3層樓還高。“從來都是水往低處流,現在我們的東大河第一次水往高處流了”,晉寧縣昆陽鎮的相關工作人員笑著說。《都市時報》供稿

掙錢

旱區農民外出打工

日前,昆明市官渡區勞動就業服務局、官渡街道辦事處聯合在官渡古鎮金剛塔舉辦“官渡區2010抗旱保收農村勞動力轉移暨春風行動”大型勞務交流會,為轄區農民工求職搭建平臺。截至記者下午6時發稿,共有2800余名農民工進場找工作,達成意向的有1186名。

在招聘會現場,大多數應聘者都是來自官渡區的農民。由于今年旱情嚴重,小春作物普遍受災,甚至已經造成不同程度的絕收,很多農民工都希望在招聘會上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走出去,實現減災增收。“留在家里種地,收入也不高,這次遇到干旱,想出去打工掙點錢補貼家用。”村民王保國說。

《云南信息報》供稿

互助

三位菜農捐菜兩大車

這些天來,橫縣農民麻廣林向云南和廣西旱災區捐贈萵筍的義舉感動著許多人。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三名菜農決定向麻廣林學習,為災區群眾捐贈兩大車共10噸卷筒青。昨天,這批蔬菜運送到了樂業和那坡干旱災區。

向災區捐獻蔬菜的是黃忠平、梁立業以及盧維柱。他們三人合伙在蓮塘村一帶承包了300多畝菜地,種有100多畝馬鈴薯、數十畝蘿卜以及100多畝卷筒青。剛開始,三名菜農的家人有所猶豫,覺得百色地區也遭受旱災了,自己種植的蔬菜也減產,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災民;再說,卷筒青現在批發價達到2元/公斤,正是好賣的時候,何必白白捐獻出去給別人。“以前我們困難的時候,別人幫助過我們。”黃忠平說,現在很多地方的災民連菜都吃不上,十分需要幫助,“我們雖然也遭了災,但相對而言災情還算輕的,還能拿出一些東西來幫助別人。”很快,黃忠平等人說服了家人。

3月20日晚,記者來到右江區龍景街道蓮塘村時,菜農們正組織人連夜裝車。“今晚就可裝車完畢,明天一早就能發車。”右江區果蔬生產管理辦公室主任林學智說,菜農們爭分奪秒,主要是想讓災民們早點吃上新鮮的蔬菜。《南國早報》供稿

討論

今年潑水節還過不過?

4月將至,潑水節就快到了。面對云南的大旱,今年的潑水節過是不過?記者日前采訪了德宏、西雙版納方面以及社會各界對此的看法。

德宏居住著大量傣族人,每年4月,德宏都要舉行盛大的潑水狂歡,今年,德宏人將如何度過這個節日?“今年政府不會組織潑水節活動。”德宏州委書記趙金表示,德宏是少數民族地區,而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要取消是不現實的。“我們得尊重民俗,當然,我們也會采取一些積極措施,引導大家盡量小潑,大潑肯定是不行的。”

身為傣族人的西雙版納州州長刀林蔭明確表示:“潑水節對于傣族的意義相當于春節,潑水節肯定要過,不可能因為干旱就取消,至于怎么過、用什么形式過則是另一回事。”

對于過不過節的問題,云南省傣學會的答案很直接:“節要過,但潑水象征性地潑一下就行。”省傣學會還決定,4月10日在昆明舉行一次與往年不同的潑水節,活動當天要舉行愛心捐款活動和祈雨儀式。

各界觀點

劉先生(傣味餐廳負責人):我們傣味餐廳有很多少數民族,往年都要過熱鬧的潑水節,今年,我們決定小潑一下即可,就是用樹枝相互蘸點水祝福一下。

金女士(市民):潑水節再怎么小潑、少潑那也是很費水的,建議取消。想想看,一邊是那么多人連水都喝不上,一邊卻有人拿水往地下倒。

《云南信息報》供稿

西南的旱情

北京的行情

玫瑰:到京價格漲三成

“現在百合花的價格都趕上情人節了。”昨天下午,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云南大旱,花卉大省云南的鮮花遭了殃,而北京的花價也跟著一路走高。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是云南省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地,往年這個時候,每天至少是170萬到180萬枝鮮花在這里交易,現在也不過90來萬枝。工作人員說:“花農今年算是遭災了,很多花都死在地里。以往一株玫瑰一年可以采10次左右,今年現在采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再長出來。”

數量下跌、質量下降必然帶來鮮花價格的波動,信息中心相關人士預計,品質好的鮮花價格較往年同期上漲三至四成,而“長相”不好的鮮花價格下跌三成。

記者從北京花卉市場了解到,目前北京的玫瑰價格是30至32元/扎,每扎漲了7至8元。據交易中心負責人張副總經理預計,按照現在的情況,目前的花卉價格至少要維持到4月。

普洱茶:就地上漲兩成

昨晚,記者電話連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熟悉普洱茶商業的張先生,據他介紹,“以往第一撥春茶早就開始銷售了,但現在只是零零星星地出現點葉子,產量特別少。”

在云南省普洱市的茶源廣場,去年春茶最高38元/公斤,今年要50元左右,漲了10多塊錢。張先生一語道出原因,西雙版納的普洱茶產量下降10%至15%,在當地的交易價格估計已上漲了20%左右,“如果運到北京,價格上漲肯定比版納還要高。”晨報記者 吳亭

蔗糖:價格逆勢飛漲

受旱情影響,國內甘蔗糖業基地廣西、云南蔗糖大幅減產已成定局,普遍預計將達120萬噸,接近國內年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此外,食用酒精產量也可能出現下滑。

最近一個多月,盡管國際糖價大跌,但西南主產區糖價逆市大漲10%左右。一位榨糖廠的人士表示,往年這個時候甘蔗的收購價基本在150元/噸左右,今年攀升至300元/噸左右。截至3月15日,廣西已有30家糖廠收榨,達到廣西糖廠的三分之一,比往年提前了半個多月。分析人士認為,糖廠搶著收榨將引發新一輪的上漲。

而相關方面更為擔心的是,旱災真正影響的可能是下一個榨季,因為甘蔗是極度依賴水的,沒有水甘蔗根本種不下去,“目前對未來減產數量以及價格進行預估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