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城網消息8月的安溪處處生機勃勃,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率領省委“四個專題”調研組奔赴泉州,深入安溪檢查調研。調研中,盧展工書記高度肯定安溪茶業發展取得的成功。
盧展工書記的肯定,極大地鼓舞了茶鄉人民,同時也引發了安溪茶業新一輪發展的大思考。盛名之下,安溪茶業何去何從?“解放思想,提升轉向,以更高的標準來檢閱自己,以更好的目標來催生發展,不斷推動茶業邁上新臺階?!卑蚕h委書記尤猛軍如是說。
盛名之下冷靜抉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進化論同樣適應于茶產業的發展?!庇让蛙娛紫确治隽税蚕璁a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
在他看來,國際方面,以烏龍茶為主要品種的特種茶近年來快速增長,而我國正是世界上唯一出口烏龍茶的國家,安溪又是中國烏龍茶的主產區。國內市場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檔名優茶需求增長迅速,以鐵觀音為代表的安溪烏龍茶,市場需求潛力很大。
但與此同時,安溪茶業在茶葉進口國設置“綠色壁壘”及周邊產茶區沖擊等方面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
在安溪縣委、縣政府確立了“安溪鐵觀音?和諧健康新生活”的全新興茶理念,及“穩健”發展策略的指引下,去年以來,安溪深入實施“生態、健康、文化、品牌、素質”五大工程,全面整治茶葉市場,為整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挖掘潛力躍升空間
“安溪茶業的提升轉向,就是靠提質、靠延伸、靠品牌。”尤猛軍說。生態茶園建設是提高茶葉品質的基礎。安溪已建成生態茶園16.5畝,同時逐步實施退茶還林,追求生態效益最大化。自2006年實施“茶業萬人培訓工程”以來,全縣已累計組織培訓涉茶人員8萬多人次,大大提高茶農初制水平和茶葉優質率。
如何延伸茶產業?尤猛軍用“接二連三”一詞扼要概括,即大力推動茶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年初規劃建設的海峽兩岸茶業合作集中加工貿易區就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此外,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方面的措施也在穩步推進。
品牌是制勝之本。今年以來,安溪在品牌建設上“多管齊下”:不僅全面推行安溪鐵觀音產品產地確認、專用權使用制度,加快制定烏龍茶國際標準,還積極的引導企業走品牌經營之路,推動中國茶都由開發型、管理型向經營型、運作型轉變。
注入文化塑造靈魂
有文化的產業才是有長久生機和活力的產業。據尤猛軍介紹,安溪近年來一直以弘揚中華茶文化為己任,不斷挖掘、整合、豐富茶文化,在全國產茶縣中屢有創新之舉。始于2005年的鐵觀音神州行系列活動,促進了安溪茶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一次精彩的文化之旅;而相繼出版的相關書籍,熱播的電視劇則迅速帶動了茶文化的普及傳播。
目前,安溪上下正在集中力量,推進“北部灣鐵觀音茶文化博覽園”建設。這個以茶葉為主題,以生態為基礎,以山水為特色的項目,將建成為涵蓋商住、會展、銷售、旅游休閑、生態、文化、科研等功能的綜合性茶文化公園。
“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絲綢之路‘畫卷’,徐徐展現巨大‘茶’字的那一刻,全世界的茶人都為之熱血沸騰。借助奧運會的宣傳,中華茶文化必將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的熱潮,安溪茶業也必將真正成為安溪人民的民生產業,成為造福天下萬民的飄香產業。”展望未來,尤猛軍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