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隆重召開
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開幕式現場。
第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現場。
福鼎市委副書記陳興華(右)與白茶磚得主互贈禮品。
茶商網消息11月15日-18日,第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碧水丹山的武夷山隆重舉行。風光迤邐的武夷山張開懷抱,熱情迎接來自海峽兩岸的茶人朋友,領導及嘉賓。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全國供銷總社監事會主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劉環祥,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楓,聯合國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組秘書長常凱松、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為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暨武夷山旅游節推桿啟動開幕儀式。
此次年會于茶藝15日召開,主題是合作營銷發展,除了表彰2008年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公示首批中國茶葉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結果,為年度經濟人物、優秀社團頒獎外,還邀請國家統計局的領導作了經濟形勢報告,并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員、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成員,全國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企業、科研院所、茶葉團體、茶館及特邀代表安排了豐富的專題講座,就行業關心的營銷創新、資本運作、品牌建設、技術進步等問題進行了對話。日本川崎株式會社、璽騰(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金匯通企業、聯合利華等企業所做的關于茶葉的加工機械、茶葉包裝、經營等產業關心的問題頗受與會者關注。
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暨武夷山旅游節開幕式于16日在新建的中華武夷茶博園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6000余名茶商、茶農以及茶業專家聚首武夷山。在武夷山大王峰下、崇陽溪畔舉行的開幕式,以“武夷山、水、茶”為主題。開幕式表演以武夷山水的典故傳說、武夷茶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貫穿始終,同時還把建甌挑幡、邵武儺舞等閩北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本屆茶博會凸顯兩岸和諧主題,共同推動兩岸茶產業交流合作。各主要茶產銷區如云南、浙江、四川、安徽、貴州、廣東都組團參展交流。來自臺灣和大陸臺資茶企業的展位共有56個,臺灣農會組織了嘉義縣農會、阿里山鄉農會等臺灣主要產茶區縣、鄉農會參展。展出內容包括青茶、白茶、綠茶、黑茶等各大茶類的茶葉品種以及茶具、茶葉加工機械、生產加工新技術、傳統制茶工藝和茶文化有關的藝術品等。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昌平表示,此次茶博會為臺灣茶產區和大陸主要茶產區的交流合作打造了平臺,海峽兩岸茶產業、茶貿易、茶文化的交流必定對促進兩岸經貿往來、擴大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臺灣制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正清說,茶是中國的國飲,臺灣茶源自福建閩南、閩北地區,兩岸茶業界應攜手合作,共同將中國茶的色香味韻代代傳承,把代表“天地人和”的茶文化發揚光大。16日下午,福建福鼎市人民政府主辦了“福鼎白茶中國最大茶磚現場拍賣會”,廈門一家酒業老總以56萬元拍得。據了解,中國最大的茶磚由1000斤上等的福鼎白茶制成,外觀為長方形立匾,長200.8厘米,寓意北京奧運會2008年舉行;寬112厘米,寓意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了112年;厚度為19.9厘米,也是中國傳統中吉祥的數字;茶磚正面刻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底部用一口重達882斤的鑄鐵鼎承托,表達了福鼎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美鐵觀音好祝愿和“團結拼搏,鼎力爭先”的福鼎精神。福鼎市委副書記陳興華高興地說:56萬元與56個民族數字巧合,寓意茶業興旺,民族團結。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海峽茶業交流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