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小青瓦、白粉墻、三合院……”11月21日,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采訪團剛走進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一幅自然和諧而又不失靈動的“美麗畫卷”就映入采訪團眼簾,仿佛走進煙雨江南的小巷中。
“這里水清山秀,湖如明鏡,空氣清新。”澳門媒體紛紛稱贊,忙著用手中的相機、手機記錄美景。
青瓦白墻的黔北民居鱗次櫛比,一幢幢、一排排矗立在茶叢深處。獨具特色的風貌,田家溝被譽為“中國式的歐洲農村”。
曾經的田家溝,也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那時有多窮?龍鳳村村支部書記伍榮明給記者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1993年,小孩把家里的雞蛋偷吃了,家里大人發現后,小孩被打了一頓。因為家里實在是太窮了,雞蛋得賣了交學費。
龍鳳村村支部書記伍榮明接受媒體采訪“十幾年前,這里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茅草屋,村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男的只愿往外走,姑娘不愿嫁進山……”說起以前的情景,龍鳳村村支部書記伍榮明還略顯尷尬。當談到如今的狀況,伍榮明才面露喜色:“現在大不一樣了,自從村里發展茶產業之后,村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過。”
變化發生在近幾年。伍榮明介紹,依托省內大力推動茶產業發展,村里招商找來了龍頭企業,合作社、企業和村民抱團結鏈,田家溝茶產業闖出了大名堂。
聽著伍榮明的介紹,捷報記者李永琪感嘆道:“參觀完田家溝,我最大的感受是村里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和諧共贏,實現環保與發展雙贏的目標。”
“自從村里發展茶產業以來,田家溝60%的村民在湄潭縣買了商品房,90%的村民有了私家車,過上了有房有車的幸福日子。”伍榮明驕傲地說。
聽了伍榮明介紹,澳門廣播電視臺記者麥嘉寶笑稱自己都想來田家村當農民:“我是第一次來貴州,了解到這個村產業發展致富的過程,很驚訝,這里的村民過上了有車有房的好日子,真幸福!”
隨后,澳門媒體采訪團還參觀了遵義市湄潭縣金花村七彩部落。2015年,金花村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開始抱團發展。以大青溝村民組(七彩部落)為試驗,開始茶旅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探索出“農民變股東、農民變老板、農民變演員”的轉變,家家戶戶從一產向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來源: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