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茶業“產學研”的合作效益最大化,提升茶產業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探索中做了一個全新的嘗試。11月8日,“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軾茗)”在福州揭牌成立。
首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在榕揭牌
當天下午,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余文權,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張偉光,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福建省現代茶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高峰,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國英等嘉賓共同見證了,聯盟攜手福建武夷山軾茗茶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首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軾茗)”。
為“產學研”融合提速
這是一次科研機構、專業院校與茶葉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與探索。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由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福建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福建省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共同發起。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將成為產業聯盟、成員企業、消費市場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平臺。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強調,首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的成立,是讓福建茶朝著品牌化、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的有力舉措,將進一步促進福建茶文化傳播,加快轉變福建省茶產業發展方式。
首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在榕揭牌
據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余文權介紹,聯盟將采取“成熟一家,發展一家”的模式,選取不同區域逐步成立烏龍茶、白茶等多個茶品類的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加快轉變福建省茶產業發展方式,支撐福建省現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中心的成立不僅是茶業科研院所引領下的,與消費者建立淺層的、深度的、持續的、且頻繁的接觸和對話的平臺,也是高校與企業之間互通互聯的基地。“高校將為企業在運行當中的品質把控提供指導與支持,同時也將帶領一批學生在中心的運營中加強實訓,通過社會實踐進一步鞏固專業基礎。”福建省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郭玉瓊介紹,中心將幫助高校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茶產業發展事業中去。
首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在榕揭牌
樹茶葉典型代表
揭牌儀式之后,一場別開生面的武夷巖茶品鑒會在現場舉行。專家組對“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軾茗)”的產品質量水平進行評測與把關,一致認可這些茶樣十分具有代表性。
據專家組審評結果顯示,軾茗茶業的武夷巖茶產品品種特征明顯,口感醇厚,風格多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具有代表性的茶葉推廣,有助于消費者識別茶葉,建立對茶葉的正確認識,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口感和風格的茶。”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國英說道。
軾茗茶業始終秉承著“匠造品質茶,弘揚茶文化”的企業使命,努力打造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這與聯盟成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的初衷之一不謀而合。軾茗茶業董事長夏海敏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推廣中心的落成,為福建省茶產業的品牌與文化建設中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以推廣茶文化為己任,實實在在地把茶做好、做精。
接下來,聯盟也將支持一批創業熱情高、基礎條件好、積極需求突破的茶企與茶品牌脫穎而出,擇優設立“福建茶產業品牌與文化推廣中心”。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