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阡縣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1+3”農業產業發展體系,把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抓緊抓實,鼓勵茶企業做好茶文章,抓好夏秋季茶葉采收,提高茶葉下樹率,不斷開拓大宗茶市場,推進茶產業做精做深,促進茶園增產、茶企增效、群眾增收。
時下,正值夏秋茶采摘季節。在龍塘鎮棉花山茶區,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蔥蔥的茶樹,村民們正熟練地操作采茶機采摘夏秋茶。據村民周富群介紹,使用機械采摘大宗茶,既可以改變以往傳統人工采摘耗時費力、生產效率低的狀況,又能提高大宗茶的下樹率和利用率,有效增加收入。
周富群說:“這個機子采茶比較快,我們一天好采的時候可以采2000-3000斤,不好采的時候采1000多斤,一天也有100-200塊錢。”
在龍塘鎮多個茶葉企業生產車間,制茶機不停運轉,工人們正對茶青進行殺青、揉捻、烘干……一片片鮮葉變成了清爽甘醇的大宗茶。為進一步提升夏秋茶的綜合利用率,經驗豐富的茶企負責人湯小濤根據生產計劃,購進了新設備,開足馬力生產大宗茶。
棉花山生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湯小濤說:“以前傳統殺青機量比較小,一個小時就殺個500-600斤,這一片地可能要做半個多月才能做完,自從5月份我們買了一個蒸汽殺青機,一個小時可以殺1600斤左右,現在大概10天左右就能把這些全部加工完,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多余的時間,出去跑一些銷售渠道和市場。”
同樣,在白沙鎮羊角山園區茶葉加工廠,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對剛采收的茶青進行加工。據了解,該加工廠為江蘇援建項目,采購茶葉機械設備20臺,具有生產名優茶和大宗茶的綜合能力,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運行,覆蓋白沙鎮23個行政村。
羊角山茶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福臻說:“自從我們加工廠在6月初運行以來,到目前收購了大宗茶茶青10萬余斤,加工制作了精制紅茶3萬余斤,我們廠與一家外企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對我們的產品應收盡收,銷售這一塊不愁了。”
正在自家茶園里忙得火熱的胡余貴便是受益該項目的一員,他告訴筆者,他家茶園從2009年發展到如今已有260余畝,以前由于缺乏夏秋茶加工設備,大部分夏秋茶不能被有效利用,春茶結束便直接進入了管護期,浪費了許多茶葉資源,如今借力村里茶葉加工廠的東風,自家的夏秋茶也變成了增收門路。
胡余貴說:“自從加工廠建起來過后,我們的夏秋茶有地方賣了,以前一直是剪了扔掉,想想真的很心痛。現在可以剪下來賣了,今年我就剪了16000多斤,賣了8000多塊錢,想起來還是很開心。”
茶葉銷售有門路,村民有收入。為了保障大宗茶生產的可持續性,羊角山茶牧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組織村民加強對夏秋茶的管護,提高群眾對種茶的積極性。
楊福臻說:“由于之前未建大宗茶加工廠,茶青下不了樹,導致茶農對茶園失管嚴重,缺乏茶青原料。下一步,我們將引導好茶農,管護好茶園,只要有茶青,我們全部收購,解決茶農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目前,該縣茶園面積已達38.17萬畝,投產面積32.72萬畝,現有茶業企業及合作社155家,夏秋茶加工企業102家,已加工夏秋茶1.07萬噸,預計產值4.28億元,帶動采摘夏秋茶茶農實現畝均增收超800元。
來源:銅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