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和節假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老達保村就會上演拉祜族風情實景演出,文化扶貧先鋒、“脫貧攻堅女漢子,一朵盛開在拉祜山的曼栗花”李娜倮是這臺演出的主角,她創作的《快樂拉祜》民歌,讓老達保這個偏遠山寨成為遠近聞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產業新村,2018年老達保民族文化助脫貧選題入選聯合國“中國扶貧成就展”。
加快旅游扶貧,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握突出村寨特色的開發理念,提升打造寧洱那柯里、瀾滄老達保、景邁山等鄉村文化旅游扶貧、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充分激發了旅游扶貧的內生動力。
積極實施“文化珍珠鏈”工程,推進旅游扶貧示范縣、鄉、村創建工作。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被認定命名為云南省旅游扶貧示范縣,瀾滄縣惠民鎮芒景村、西盟縣勐卡鎮馬散村永俄寨等7個村被認定命名為云南省旅游扶貧示范村。思茅區南屏鎮高家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那柯里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榮譽稱號。
“十三五”期間,普洱市開展鄉村旅游經營示范的貧困村39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313戶。開展鄉村旅游經營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接待游客總人數94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793萬元,旅游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近萬人。
同時,不斷豐富鄉村旅游業態,依托普洱豐富的茶葉、咖啡、中藥資源,在運用“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種植、精深加工的同時,探索發展莊園旅游經濟,打造自己的產品品牌和提升經濟效益。如景邁柏聯普洱茶莊園、思茅區銀生莊園、寧洱縣漫崖咖啡莊園等正采取實體經濟引入“農事體驗、產品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發展理念,并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