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翻涌騰細浪,濃霧繚繞系群山。一場春雨過后,陽西縣新墟鎮東水山上云霧如紗飄渺,連綿的山峰隱匿于云海之間,山間逐漸升起的云霧形成了一幅云海奇觀。
梯田狀的茶山錯落有致,茶樹郁郁蔥蔥,茶葉青翠欲滴,從空中俯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不時見到茶農忙碌采茶的身影,他們用指尖果斷、快速地掐斷一株株鮮嫩的茶芽……
生態式管理
茶樹與環境共生提品質
東水山茶鄉是“廣東十大茶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茶葉種植歷史,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坐落于原生態重點保護區、粵西第二高峰峨凰嶂山脈中,重巒疊嶂、云霧縈繞,氣候溫潤,植被覆蓋面積超過90%?,F已發現的百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0株;300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株。
在東水山曲河茶園,茶樹長勢旺盛,吐出一茬茬的新綠?!敖衲暧晁容^充足,茶樹營養充足,茶芽萌發比往年明顯增多?!辈鑸@管理人員譚興光介紹說,去年以來,茶園采取了種養結合、生態管理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茶質量和產量,還大大地節省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生態管理模式讓茶樹與環境共生,進入生長的良性循環,為日后的生產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曲河茶園種茶面積200多畝,以黃金芽、本土茶樹等品種為主。由于農藥化肥會對茶樹生長帶來不良影響,也會造成茶葉農藥殘留、品質降低,往往只能采取人工除草、除蟲。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提高,茶園的成本高居不下?!拔覀冊谌ツ瓿蹰_始在茶園養雞,它的好處在于既解決了除草的問題,又可以直接為茶樹松土施肥?!弊T興光說,養雞的密度不能太大,每畝放養15只左右,去年一年就節省了人工和肥料成本約25萬元,雞也帶來了10來萬元的收入,種養結合取得了雙贏的結果。
曲河茶園今年的春茶產量約1500斤,由于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目前生產的茶葉銷售額已達九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東水茶發展的寶貴資源,我們必須共同保護良好的生態,守護我們茶農賴以生存的環境?!弊T興光說,茶園管理逐漸走向規范,茶葉產量和品質也在不斷提升,今年茶園春茶增產了五成左右。
茶農當主播
試水直播讓家鄉特產火起來
“感謝來到直播間的朋友,我們現在進行的是東水茶葉的傳統制作工藝手工炒茶。傳統不能丟,傳統我們需要傳承,所以我們要盡力把手工炒茶延續下去?!?月19日,東水人家茶廠負責人譚興大正在抖音平臺進行直播,鏡頭前他一邊用手工炒茶,一邊向網友介紹東水茶的生長環境、茶的品種、種植歷史等情況。隨著近年“網紅”直播帶貨興起,新墟鎮東水山的茶農也開始試水直播帶貨,當起了“網紅”,在網絡平臺直播炒茶,讓更多網友認識東水茶。
當天,東水山區的氣溫只有18℃左右,譚興大穿著短袖,戴著炒茶的專用手套,向網友展示東水手工炒茶的各道工序。雖然天氣有點冷,譚興大炒了一會兒便熱出了汗。“這個鍋達到300℃高溫,炒一會兒就會讓人受不了,非常辛苦的,所以平時茶農用得也比較少……”譚興大一邊向網友說道,一邊趕緊把手套脫掉,換上新的手套繼續炒茶。
“手工炒茶的整個工序,首先通過鍋的高溫殺青,高溫殺青就是鈍化酶的活性之后,使茶葉也變得柔軟,利于造型;第二步就是再揉捻,揉捻就是把茶葉搓成一條一條,整個工序需要差不多4個多小時才能炒干一鍋茶?!弊T興大介紹說,東水茶有綠茶和紅茶量大主打品種,直播炒的是綠茶,制作過程分為攤晾、殺青、揉捻、干燥4個步驟;而紅茶的制作過程則不同,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發酵、干燥5個步驟。
“喜歡東水茶的朋友,可以直接來東水玩,我會送一點給你們嘗嘗。”譚興大熱情地向網友發出了邀請,不少網友們及時回應說,隔著屏幕都聞到了東水茶的香味。
譚興大表示,從去年開始在抖音平臺直播,平時還會拍攝東水山的美景美食,讓更多外地的網友認識了東水山的自然風貌,也認識了東水茶,不少網友會慕名而來旅游、購買茶葉,帶動了茶葉和東水山區竹筍、蜂蜜等特產的銷售。
開拓深加工
打響東水山茶鄉品牌知名度
譚興大在2008年開始建立東水人家茶廠,是東水村最早專業制茶的茶廠之一,除了自己承包種植300余畝茶園外,還與鄰近4條自然村近60戶茶葉種植散戶簽訂收購原材料協議,解決當地種茶散戶的銷售難題。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東水村地處偏遠,很多優質農產品無法走出山區。在脫貧攻堅時期,譚興大還將自己位于東水村的商鋪免費提供出來,交由珠海、陽江兩地幫扶單位共同開發,并于2020年12月建立了東水村電商服務站和直播間,通過網紅直播帶貨,推廣當地農產品,為東水的農產品打開更廣闊的銷路。
“直播炒茶就是讓更多的人認識炒茶的過程,讓大家可以直觀了解一下,茶葉是怎么樣制作出來的,讓更多沒來過東水的人更加認識、知道東水山茶。之后也會經常進行直播,線下和線上我們都要進行宣傳。”今年春茶,譚興大預計他家茶廠的產量在1000斤左右,價格按品質區分在200—600元不等,目前基本被預訂了,不愁銷路。
據了解,東水茶先后被評為“廣東十大名茶”、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目前,東水山茶種植面積6000畝,年產干茶約5萬斤,產值達2000多萬元;共成立專業生產公司3間、種植合作社4間,從事茶葉生產的種植戶200余戶,共1050余人。今年東水春茶預計產量約1萬斤,基本不愁銷路。
東水茶從最早的傳統手工炒綠茶,發展到紅茶、綠茶、白茶三大類,至今已形成集基地種植、生產加工、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茶葉生產規模。新墟鎮有關負責人表示,繼續依托東水山地域優勢,發展東水茶產業,形成銷售和深加工的生產模式,做大做強東水茶產業,充分利用東水鄉村文化旅游特色,以文化休閑旅游為切入點,繼續打響東水茶品牌的知名度,助力鄉村振興。
東水山茶鄉
東水山茶鄉是“廣東十大茶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茶葉種植歷史,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坐落于原生態重點保護區、粵西第二高峰峨凰嶂山脈中,重巒疊嶂、云霧縈繞,氣候溫潤,植被覆蓋面積超過90%?,F已發現的百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0株;300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株。
東水茶先后被評為“廣東十大名茶”、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目前,東水山茶種植面積6000畝,年產干茶約5萬斤,產值達2000多萬元;共成立專業生產公司3間、種植合作社4間,從事茶葉生產的種植戶200余戶,共1050余人。
來源:南方日報、鳳凰XW,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