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市以“林長制”為抓手,充分利用林地資源,一地多種,實現產業相融、管護雙贏。目前,全市現有油茶林面積約23萬畝。
日前,在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獅子山茶園內一派春意盎然,六堡茶和油茶茶樹一壟一壟地在山間排列著,滿目新綠,茶農們正忙碌地采摘著明前茶。據茶園負責人介紹,茶園占地3000多畝,在林業部門的指導下,公司探索發展在原有的六堡茶茶園里再套種油茶,采取行間混交模式每畝種植油茶53株,六堡茶約2000株,充分利用林地以短養長,實現‘雙茶’共贏。
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 江恩玲:“六堡茶是一個矮的喬木,油茶是灌木類的,長起來之后是完全沒有影響,可以達到一個優勢互補的效果?!?
據林業部門介紹,采用“雙茶”種植新模式,可以有效節約造林和撫育管理成本,提高林地單位面積產出率和效益。在油茶進入盛產期后,基地每年產值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0%,可節約撫育管理成本15%,增效節本明顯。該模式合理利用林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生態經濟共贏。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統籌協調油茶發展資金,采取整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產業扶貧、本級財政投入等多種形式,確保新造油茶林和油茶低產林改造獲得資金補助,并且市級財政將對800畝以上的油茶新造林示范基地、300畝以上的油茶低產林改造示范基地給予額外獎勵,保障了油茶產業發展,提高了林農種植油茶積極性。
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村民 鐘群英:現在每天都有90多人過來摘茶,每天收入是120一天,梨埠鎮、本村的村民都有?!?
林業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建設7個以上的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和2個以上的低產油茶林改造示范基地,實現油茶種植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提升“油茶+六堡茶”發展水平。力爭至2025年,全市油茶林新造潛力面積50.5萬畝,油茶林低改潛力面積8.95萬畝。
蒼梧縣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股負責人 梁遠文:“我們以林長制為抓手,強化六堡茶種植中的林業要素保障,特別是采伐指標保障、煉山審批落地、林地流轉服務等,共同推進蒼梧縣油茶+六堡茶種植。
(來源:梧州新聞)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